相关问答
1、这里我理解成是治安处罚了。 2、你说的上限200元的,指在简易程序下,最高处罚200元。 3、你说的上限500元的,指由派出所作出的最高...
缓刑不是具体的刑种,本身不是刑罚,只是刑罚的一种执行方式。适用缓刑是在维持原判刑罚效力的前提下,给犯罪人以悔过自新的机会,是惩办与宽大相结合...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由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是我国所有法律,包括其他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等的依据,当然也是所有行政处罚的法律依据。任何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违反宪法的,失去法定依据的作用。但一般来说,宪法只规定一般原则,适用时一般不直接引用。由全国人大或人大常委会制定,包括各种行政处罚、行政复议的普通法律和各种行政管理法律,在这些行政管理法律中,对各种违反行政管理法律的行为规定了不同的行政处理和行政处罚。三、行政法规。国务院根据宪法和行政法律制定的行政法规。四、地方性法规。根据行政管理和行政处罚的法律、行政法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或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五、行政法规。国务院部、委员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批准的大城市政府,依照行政管理和行政处罚的法律法规制定。特殊情况下,国务院授权具有行政处罚权的直属机构也可以依法制定。
1、造成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2、造成甲类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有传播、流行危险的; 3、使用假药、劣药或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卫生材料、医疗器械,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 4、非法行医被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两次以后,再次非法行医的; 5、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根据法律法规规定,每个行政机关依法均享有特定的行政职权,这是行政机关取得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主体资格的法律依据。与此同时,法律法规也规定了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职权时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即法定职责。对于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既不能放弃,也不能违反。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的案件,通常表现为拒绝履行、拖延履行或不予答复。人民法院通过审查认为行政机关应当履行法定职责而没有依法履行的,对于拒绝履行的行政行为只能判决撤销,并责令其重作。对拖延履行、不予答复的只能判决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对原告而言,显然效率太低,如果行政机关经调解而主动履行其应当履行的职责,这种积极作为既合乎行政目的,对相对人来说也正好达到目的。因此,调解在此类案件中的适用不存在障碍和不当。如相对人的人身权处于严重危险的时刻,请求公安机关予以保护,而公安机关未派员进行保护,造成相对人的人身、财产损害的,如果法院只是简单地作出判决,虽然案结了,但事未了。如果行政机关经调解或主动履行其应当履行的职责,或主动给予以赔偿,这种积极作为是一种典型的双赢局面。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77人已浏览
7,339人已浏览
146人已浏览
10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