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对照规定判断一下) 第七十条驾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三轮车在路段上横过机动车道,应当下车推行,有人行横...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驾驶自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为了保护残疾人本人,电动自行车驾驶员和其他非汽车驾驶员、行人安全、道路交通安全法第58条规定残疾人轮椅车、电动自行车在非汽车道内行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公里。残疾人轮椅车是指残疾人单独使用的替代工具,以电池和燃料为驱动力的残疾人专用车辆。电动自行车是指以电池输出为驱动力的自行车。残疾人轮椅车、电动自行车近年来发展迅速,改变了以往以人力为动力的模式,节省了时间、劳力、舒适,对改善残疾人和人们的移动条件发挥了良好的作用,深受大众欢迎。残疾人汽车轮椅车,电动自行车属于非汽车,必须在非汽车道内行驶,遵守非汽车通行的规定,但与一般的非汽车不同的是用动力驱动,质量、体积比一般的非汽车大。以残疾人轮椅车为例,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1991年发表的轮椅车国家标准的规定,轮椅车的最大设计时速不超过35公里,空车的质量没有限制。据有关部门对国内目前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汽车轮椅状况调查统计,汽车轮椅汽车最低空车质量为104公斤,最高为160公斤。质量这么大的非汽车在非汽车道上行驶,如果没有最高速度的限制,一定会威胁其他非汽车的安全行驶。同时,考虑到残疾人本身存在生理上的缺陷,驾驶速度过快的话,在紧急情况下需要迅速反应的也会有很多不便,容易损害个人的人身安全。此外,考虑到我国划分的非机动车道,除非机动车通行外,有时还会有行人通行,非机动车道内自行车,行人较多,自行车正常行驶速度为每小时10公里。将残疾人的轮椅车、电动自行车在非汽车道内行驶的最高时速规定过高,与行人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不利于保护残疾人、自行车驾驶员和行人的安全。
1、是否有损害结果的发生。一切的责任都是围绕着损害结果的产生而产生的,如若没有损害结果,则不存在交通事故的具体责任承担问题。 2、当事人驾驶过程中是否有交通违法违纪行为。可以理解为客观上当事人是否能够遵循了道路车辆交通行驶规则的规定,主观上当事人是否属于疲劳驾驶或是醉酒驾驶等情形。 3、当事人是否有驾驶资质。如果驾驶员没有正规的驾驶资质从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的,则必然存在着一定事故责任。 4、当事人对事故发生的自我处理。包括事故发生前和事故发生后的行为情况。诸如,⑴对于事故发生前的征兆,当事人是否采取了合理的回避措施;⑵肇事车辆的驾驶员是否在事故发生后逃逸而避开了自己在事故发生后所应承担的相应义务;⑶其他可能影响事故程度级别的当事人的自我处理行为。
关于非机动车酒驾,《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明确规定,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三轮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不得醉酒驾驶。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驾驶人都须严格遵守交法规定,安全行车。 【是否醉驾关键在对电动车的认定】 危险驾驶罪要求行为人驾驶的是机动车辆,因此关键点在于对所骑电动车的认定,对此电动自行车的国家标准有着比较明确的规定。 按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应具有人力骑行所需的脚蹬等装置,整车质量应不大于50KG,电动机的额定连续输出功率应不大于240W,最高车速不应大于20 KM/H。如果所骑的电动自行车经鉴定,均不符合电动自行车的国家标准,而属于轻便两轮摩托车范畴的话醉酒驾驶行为将被认定为危险驾驶罪。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87人已浏览
758人已浏览
309人已浏览
76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