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民法典》规定,处理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并符合下列条件: (一)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但是法律、...
根据法律规定,签订合同的五大原则分别是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以及善良风俗原则。 因此,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应讲诚实,守信...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民法典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2、自愿原则;从事民事活动的民事主体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愿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三、诚实信用原则;从事民事活动的民事主体,应当遵循诚信原则,坚持诚实,恪守承诺。 4、公平原则;从事民事活动的民事主体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五、公序良俗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公序良俗。
(一)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遵循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1、所谓以事实为根据,就是对案件作出处理决定的时候,只能以客观存在的案件事实作为基础,而不能以其他别的东西作为根据。审判人员的首要任务就是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正确应用法律,对案件作出正确处理。 2、所谓以法律为准绳,就是在查清案件事实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国家法律的规定,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审判人员办理民事案件,只有以法律为准绳,才能做到正确、合法、及时的处理案件,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贯彻实施。 (二)在审判过程中,法院应当遵循: 1、“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 2、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3、法院调解原则; 4、处分原则; 5、辩论原则。 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程序,这样当事人的权益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这也是为了防止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而设定的。不可否认的是,现行法关于民事案件审理的原则虽然有很大的可行性,但民事案件之多,难免有缺漏,因此也是存在不足之处的。
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72人已浏览
2,200人已浏览
640人已浏览
3,17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