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虐待俘虏罪怎样认定

2021-10-11
客体要件。本罪侵权的客体是我军的俘虏管理制度。我军对放下武器的敌军官兵,执行宽待政策,给予人道待遇,不杀不辱,不收私人财物,受伤给予治疗,妥善处理死亡俘虏的遗体和遗物。这是我军破坏敌军政治工作原则的具体表现。我军不仅在战场上执行了一直对俘虏的政策,中国还批准于1956年I1月5日加入《关于俘虏待遇的日内瓦公约》。虐待俘虏的行为直接侵犯了我军的俘虏管理制度,削弱了我军俘虏政策的威力,损害了我军的声誉,有机地乘坐了敌人的反动宣传,敌人顽固地抵抗到最后,增加了我军获胜的困难。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虐待俘虏,情节恶劣的行为。虐待的对象必须是俘虏,即在战争和武装冲突中被我们俘获的敌人武装人员和其他武装部队服务的人员。只有敌人的普通人,才不是本罪的犯罪对象。虐待行为一般表现为侮辱人格、不人道的生活待遇、骂人、体罚、折磨和其他拷问,强制从事危险性和屈辱性的工作,破坏身体等。随意杀死俘虏的行为属于严重侵害俘虏人身权利的犯罪,已超出虐待行为的本意,不应再以本罪论处。虐待俘虏的行为既可以发生在战时,也可以发生在战后,所以本罪没有限定为战时犯罪。只有情节恶劣的虐待俘虏行为才构成犯罪,如一贯虐待俘虏屡教不改的,虐待俘虏的手段特别残酷的,因虐待等行为导致俘虏自杀,凶杀,逃跑,闹事等严重后果或造成恶劣政治影响的,因虐待导致俘虏伤残和死亡的等。主要部件。本罪的主体是特殊的主体,主要是对俘虏负有管理责任的军事工作者,也可以是其他军事工作者。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也就是说,行为者知道自己虐待俘虏的行为破坏了俘虏的管理秩序,对我军的作战造成了危害,但是想放任这个危害结果。过失不构成成本罪。虐待俘虏的动机多为义愤,敌意和报复心理,不论出于何种动机,情节恶劣的均构成虐待俘虏罪

相关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四十八条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