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需要结合具体的案情来看,如果是双方协商一致的话就不算。 肇事逃逸的构成条件主要有:肇事人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即行为人在逃逸时必须明知自己...
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进行确定: 1.发生事故肇事司机离开现场,车没有动人走了可能会认定为肇事逃逸。 2.发生事故后,受害人离开现场,肇事司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进行确定: 1.发生事故肇事司机离开现场,车没有动人走了可能会认定为肇事逃逸。 2.发生事故后,受害人离开现场,肇事司机跟车没走则不算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
在行为性质上,仍然是逃逸!一、你说的情形,恰恰是交通肇事逃逸的定义,即明知发生交通事故而逃跑的行为。二、造成的后果是否严重,不影响对行为性质的认定。至于结果如何,那是在处罚上的不同。但在事故责任的认定上,逃逸的,负全责。如果情节较轻,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对于一般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9条的规定,对逃逸人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拘留15日的处罚。如果情节较重的,可能涉嫌交通肇事罪,其中逃逸的,更是从重处罚的情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物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没发现交通事故不算逃逸。构成交通肇事逃逸,主要看三个方面因素: (一)主观方面: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 (二)客观方面: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三)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即该行为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因此,肇事行为的认定,要求行为人必须是明知自己已经发生交通肇事行为。如果没有发现肇事行为,自然也没有故意逃避法律追究的动机,也就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54人已浏览
224人已浏览
181人已浏览
4,23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