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犯罪对象是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客观方面表现为具有捣毁、拆除、焚烧、挖掘、污损等损毁行为,构成本罪必须具有造成严重结果等情节严重的情形。主观方...
故意毁损名胜古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根据《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故意毁损名胜古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根据《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故意毁损名胜古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根据《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有下列构成要件: 1.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有关名胜古迹的管理秩序,对象则为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 4.行为人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8人已浏览
186人已浏览
133人已浏览
18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