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当融资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并且融资合同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时,该融资合同的即为...
当融资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并且融资合同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时,该融资合同的即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单位对外签订合同使用时,可以在签约的范围内代表单位,单位需承受由此导致的权利义务;公章可以替代合同专用章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和司法实践中是一样的,对合同和协议而言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公司的合同专用章和公司公章,在代表该公司对外签订合同时,均产生法律效力。对合同当事人而言,合同上加盖合同专用章,表明双方当事人对订立合同的要约、承诺阶段的完成和对双方权利、义务的最终确认,从而确定了合同经当事人双方协商而成立,并对当事人双方发生了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基于合同的约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从以下几个方面认定合同的法律效力: 一、是否具备生效的条件,合同生效的条件有: 1、合同当事人双方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是否真实; 3、合同内容是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 二、合同是否存在《民法典》规定的合同无效的情形。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六十五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一)合同满足以下条件就有效: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二)合同有以下情形是无效的: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4、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5、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4人已浏览
101人已浏览
210人已浏览
13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