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酒驾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如果酒驾撞死了人,承担事故的主要或者全部责任,其行为就触犯了《刑法》第133条之规定,涉嫌交通...
根据法律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有以下几种:(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原则上对犯罪预备也要追究法律责任,但事实上,如果犯罪行为只是处于犯罪预备状态中的话,对预备犯的处罚是很轻的,甚至预备犯都有可能不被追究法律责任。如果预备阶段没有被发现,准备了犯罪工具,但没有实施犯罪的,通常不会被判刑。
依照法律规定,不追究形式责任的情形有以下几种:1、情节明显轻微,危害不大,根据刑法不认为是犯罪;2、犯罪已经过了追诉期限。刑法规定了刑事犯罪的起诉期限:5年后,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10年后,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15年后,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20年后,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和死刑。超过上述法定诉讼时效的,一般不再追究刑事责任。经特赦令免处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在我国决定特赦。这一特赦令具有终止刑事追究的法律效力。4、根据刑罚告知处理的犯罪,未告知或者撤回告知的。以被害人提出为前提,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受害者未提出或撤回告知的,对此类案件的追究将失去法律基础。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刑法实行罪责自负、反对株连的原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追究刑事责任没有意义,不予追究。6、其他法律规定免除刑事责任的。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具体分析如下: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这种情况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为虽然违法,也具有社会危害性,但由于行为人的行为显著轻微、危害不大,尚未达到犯罪的严重程度,所以不追究其刑事责任。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行为人的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但根据刑法有关追诉时效的规定,行为人犯罪后超过追诉时效期限没有被追诉,本人也未再犯新罪的,不再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追诉时效的期限为: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究的,须报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特赦是一种赦免制度,是对受到刑事追究的特定犯罪人免除刑罚的制度。受到特赦令免除刑罚的犯罪分子不论其刑罚是否执行完毕或者是否开始执行,都等同于刑法执行完毕,以后无论何时对其都不再进行刑事追诉或主张继续执行刑罚。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告诉才处理的犯罪以受害人的告诉作为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条件,属于自诉案件范畴。如果被害人不告诉或者告诉后又撤回的,不再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但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而无法告诉,人民检察院或被害人近亲属告诉的,司法机关应当受理。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我国刑罚实行罪责自负原则,犯罪人死亡的,自然刑事责任就无法追究。如果在刑法、刑事诉讼法颁布后制定的法律中,取消了原来的某种罪或者对原来的罪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司法机关则不予追诉。人民检察院没有资格对民众定罪,批捕在法律上跟有没有罪也并无直接的关系,只不过,犯罪嫌疑人就算抛开国家的相关法律制度,自己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没有触犯到国家的刑法应该都是心知肚明的。只要已经犯罪,司法部门之间必然会按照法定程序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的。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9人已浏览
174人已浏览
1,450人已浏览
19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