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民法典》(2021.1.1生效)第十八条【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二者区别如下: 1.二者性质不同。民事权利能力是指公民依法享有民事权力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民事行为能力则是指公民以自己独立的行为取得民事权...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诉讼权利能力的概念诉讼权利能力,也被称为当事人诉讼权利能力或者当事人能力,是指成为民事诉讼当事人,享有民事诉讼权利和承担民事诉讼义务所必需的诉讼法上的资格。当事人必须具备当事人能力,这是诉讼要件之一。如果起诉的当事人没有当事人能力,法院将驳回起诉。诉讼权利能力与民事权利能力的关系诉讼权利能力与民事权利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通常情况下,有民事权利能力的人才具有诉讼权利能力,如公民、法人。按照通行的观点,在某些情况下,没有民事权利能力的人,也可以有诉讼权利能力,成为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
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确认的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主体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资格。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包括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别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权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第一,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资格,是自然人取得民事权利的前提。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的能力不等于获得实际民事权利。第二,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规定的,是自然人根据民事法律行为、事实行为、法律事件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式取得的。第三,民事权利能力离不开自然人。自然人一旦出生,就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死亡是自然人丧失民事权利能力的唯一法定原因,民事权利能力不得以任何方式转让、抛弃或继承。自然人与民事权利的关系因民事权利的类型而异。自然人可以选择享有、转让或放弃财产的具体民事权利。人身权,如生命权、健康权等,自然人一旦出生,当然是依法享有的,不能转让,不能依法转让,不能程序,不得限制或剥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37人已浏览
191人已浏览
2,257人已浏览
22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