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贷款共签人不一定是担保人。共同借款人在债权债务上义务相等,一般还款人是次还款来源,只有债务没有权利,它是主要债务人之一,当第一债务人不能偿还...
看你申请哪种了: 1、如果你申请农户贷款,必须是才行; 2、如果你是,可办理担保贷款,贷款担保包括保证、抵押、三种形式,保证是找担保人进行第...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担保人可以追加为第二被执行人。在执行程序中,如果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或者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则可直接裁定执行担保人的财产,但应当限制在其担保责任的承担债务。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致使贷款无法偿还的贷款诈骗行为具体有,行为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实践中,致使贷款无法偿还的,应认定其行为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致使贷款无法偿还的: (1)贷款后携带贷款潜逃的; (2)未将贷款按用途使用而是挥霍致使贷款无法偿还的,等等情形,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致使贷款无法偿还的; (3)使用贷款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改变贷款用途; (4)改变贷款用途将贷款用于高风险的经济活动; (5)提供虚假的担保申请贷款
一、贷款诈骗行为具体有哪些 司法实践中,行为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其行为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 (1)贷款后携带贷款潜逃的; (2)未将贷款按用途使用而是挥霍致使贷款无法偿还的; (3)使用贷款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致使贷款无法偿还的; (4)改变贷款用途将贷款用于高风险的经济活动,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致使贷款无法偿还的; (5)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改变贷款用途,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致使贷款无法偿还的; (6)提供虚假的担保申请贷款,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致使贷款无法偿还的,等等情形。 二、贷款诈骗与贷款纠纷怎样区分 所谓贷款纠纷,是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与贷款人之间,在签订、履行借款合同过程中产生的经济纠纷。从理论上讲,贷款诈骗罪的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一般的借贷纠纷中的借款人并无非法占有之目的。因此,认定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就成为区分二者的关键。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3人已浏览
138人已浏览
129人已浏览
14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