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对于符合条件的精神病人,可以申请暂予监外执行。 根据新刑诉法第254条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可以申请暂...
精神病打人处理: 1.由其监护人对被打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2.构成犯罪的,虽然一般不追究刑事责任,但会责令其家属或者监护人严格照顾和治疗;...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胡某在行凶作案时能否“辨认或控制自己的行为”将直接决定其刑事责任的有无和大小。 但“精神二级残疾”并不能简单的直接与“无刑事责任能力”划等号,宣汉县残疾人联合会颁发的残疾证明以及家属的证言也不能直接作为判断胡某精神状况的最终根据。根据相关规定,公安机关应当委托有法定资质的鉴定机构对胡某的刑事责任能力进行司法鉴定,并据此决定是否要追究胡某的刑事责任。不具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患者实施暴力犯罪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是世界各国的通行规定。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这些精神病患者一放了之,任由其暴力伤人、危害社会。 我国刑诉法在2012年修改时就专门增设了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程序,规定“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可以予以强制医疗”。本案中,如果胡某被鉴定为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那么就可以对其启动强制医疗程序,确保没有人身危险性后才能使其回归社会。
精神病人故意伤人如何处理? 精神病人分为三类,刑事责任不同: (1)完全性的精神病人(无法辨认也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这类人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2)间歇性的精神病人(时而精神正常,时而无法辨认并控制自己的行为)——这类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3)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这类人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进行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是否有责任能力(一般分为完全责任能力、有限责任能力、无责任能力),无责任能力可以免除刑罚,但其监护人可以对其行为承担经济赔偿责任。被认定为精神病患者的,造成后果的,由监护人承担经济赔偿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82人已浏览
754人已浏览
523人已浏览
34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