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中国刑法中妨害婚姻、家庭罪的一种。主要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家庭成员依法享有的权利、权益以及被害人的人身权利。 (2)在客观上表现为行...
对犯虐待罪既遂的行为人应这样判刑: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一般会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前述行为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应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中国刑法中妨害婚姻、家庭罪的一种。主要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家庭成员依法享有的权利、权益以及被害人的人身权利。 (2)在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采用殴打、冻饿、有病不给治疗、强迫进行超体力劳动等肉体摧残手段,以及侮辱、限制行动自由等精神折磨手段,对被害人的身心进行经常性的推残和折磨,使被害人遭受到肉体上、精神上的痛苦。 (3)犯罪主体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即行为人和被害人之间具有一定的亲属关系或扶养关系,而且又是同一家庭的成员。 (4)主观方面是故意。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
虐待儿童怎么处理?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儿童受国家保护,禁止虐待儿童,并且在当中规定了,对儿童实施虐待的行为情节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时作出刑事处罚。虐待罪,是指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以打骂、捆绑、冻饿、限制自由、凌辱人格、不给治病或者强迫作过度劳动等方法,从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迫害,情节恶劣的行为。一般情况下,对于虐待儿童的行为会被认定为虐待罪。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关于虐待罪的规定是: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或者。犯前款罪,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通过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的规定可以看出,虐待罪容易同和混淆。司法实践中难以认定某一行为是构成虐待罪还是罪时,一般从主观故意上区分二者的界限,虐待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对被害人进行肉体上和精神上的摧残和折磨;故意杀人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剥夺他人的生命。至于虐待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在司法实践中,一般主要从主观故意上区别虐待罪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如果行为人出于对被害人进行肉体上和精神上摧残和折磨的故意,在实施虐待行为过程中,造成被害人轻伤或者重伤的,其行为构成虐待罪,不构成故意伤害罪;如果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故意,并且在客观上实施了伤害他人的行为,则其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不构成虐待罪。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4人已浏览
137人已浏览
116人已浏览
12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