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对故意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涉及到公诉案件,应该及时进行刑事辩护,寻找有利证据。 这里所说的“重伤”,依照刑法第九...
对故意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涉及到公诉案件,应该及时进行刑事辩护,寻找有利证据。 这里所说的“重伤”,依照刑法第九...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涉嫌故意伤害伤害罪的刑事犯罪,建议委托律师辩护,判决前只有律师才可以会见犯罪嫌疑人。家属可以考虑委托律师到看守所会见犯罪嫌疑人认真了解整个案件的具体经过以及了解其对公安机关的口供等。如果案件移送到了检察院、法院的话,辩护律师可以去检察院、法院阅卷,调取侦查机关所指控的本犯罪嫌疑人及其他同案犯的口供、书证、物证等相关证据,做深入研究后拟定好辩护方案,开庭的时候确定好为被告做无罪、罪轻、减轻、免除刑罚或者缓刑的辩护,维护被告的最大利益。
如果故意伤害行为仅造成被害人轻微伤,显然属于情节显著轻微,不能认为是犯罪。 第三,《人体重伤鉴定标准》和《人体轻伤鉴定标准》是对人体伤情进行法医学鉴定的量化标准。制定《人体重伤鉴定标准》是为了适用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 第二款,即解决故意伤害罪的量刑问题,而制定《人体轻伤鉴定标准》是为了适用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 第一款,其目的不仅解决量刑,更主要解决定罪问题,即达到什么条件才构成故意伤害罪的问题。
在司法实践中,有的二人以上共同对一个人实施暴力打击,结果被害人被打成轻伤或者重伤,但经过公安机关下大力气侦查,根本无法查明究竟是哪一个人的行为直接造成的伤害。对此,怎样处理,在司法机关中出现不同主张。有的主张,对各被告人按故意伤害罪的共犯处理;有的则主张,既然无法查明伤害是何人造成的,就没有根据将此伤害结果归罪于任何人,法院不能受理此案。笔者认为,后一种意见是不正确的。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规则,要求认定犯罪,必须做到“证据确实、充分”,这是完全正确的和必要的。问题在于对哪些事实必须达到上述需求。对于故意伤害罪来说,行为人是否对他人实施了伤害行为,有无伤害的故意,伤害结果与行为人的伤害行为有无因果关系等等,当然必须有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明,才能作出结论。假如某人用乱棒将他人打死,显然不能要求证实被害人死于第几棒。对于共同犯罪案件来说,情况显然更为复杂。共同犯罪的成立,并不要求每个参与人都直接实施某种犯罪的客观要件的行为,如故意伤害罪的伤害行为,也不要求每个参与人的行为都与犯罪结果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只要共同行为人有伤害他人的故意,参与了伤害他人的行动,伤害结果确实由参与人所造成,无论是由哪一个人行为所直接引起,其他人都应当对伤害结果共同负责。惟有这样,才符合共同犯罪的责任原则,也才能不使犯罪分子逃脱法律的制裁。当然,处理上述案件,有两点应当注意:其一,在二人以上共同殴击他人致人伤害或伤害致死的案件中,经查明有的人有伤害的故意,有的确无伤害他人的故意的,对后者不宜按故意伤害罪的共犯处理。其二,在共同殴击他人致伤或致死,又不能查明何人的行为是致伤、致死的直接原因条件下,应当根据各人在整个事件过程中的地位、作用等,确定其应负的刑事责任程度。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6人已浏览
941人已浏览
220人已浏览
1,08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