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土地征收的关键不在于农民是否签字同意,而在于是否是合法的。 如果是合法的征地,农民不签字也是没有用的,因为征地是国家行为,是市县政府代表...
《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也就是说,对于违法征地或者不予补偿就来征地的行为,咱们...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宪法》和《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有权对集体所有的土地进行征收。只要该项目经法定程序审批,并依法进行征地补偿就是合法的。换言之,集体所有的土地如被国家征收,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都应自觉履行,交回土地。 土地征收又称为征收土地,是指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将集体所有的土地有偿转为国有的行为。2004年修正的宪法第10条第3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土地管理法相应地作了修改,该法第2条第4款规定: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这是宪法和土地管理法为了正确处理私有财产保护和公共利益需要、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而确立的我国土地征收征用制度。 征收和征用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土地征收是指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国家把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强制地征归国有;土地征用是指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强制性地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土地征收和土地征用的主要区别在于:征收是所有权的改变,征用只是使用权的改变。土地征收是国家从农民集体那里取得了所有权,发生了所有权的转移;征用则是在紧急情况下对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强制性使用,在紧急情况结束后,要把被征用的土地归还给农民集体。换言之,土地征收和土地征用,一个是和平环境的法律制度,一个是紧急状态下的特别措施,二者在具体实施时有根本的区别。确立土地征收征用制度,既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又是对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在特殊情况下的一种保护。 土地征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它是国家代表全民的利益,依照法律的规定,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是集体土地所有单位对国家应尽的一种义务,凡是根据征收土地程序,经过有权机关按照审批权限批准征收的土地,被征收单位应当服从公共利益需要,不得阻挠。因此,农民不能拒绝征地要求,但征收土地须妥善安置被征地单位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农民拒绝征地的,可以先和对方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要求行政机关举行听证会,并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听证会情况修改方案。如果还是拒绝征地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既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提起行政诉讼,可以采取强制措施。
非法征地的政府农民可以拒绝,出于公共利益合法征地无权拒绝。非法征地的情况有:未经批准先用,越权批准土地,擅自下放土地审批权;规避审批权,以租代征;土地供应方式违法;擅自改变土地用途;集体土地非法入市;非法圈地,非法设立各种开发区、园区、大学城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1人已浏览
116人已浏览
224人已浏览
13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