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立案以后要经历一下几个步骤就可以开庭。 1、答辩。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
法院立案时间限制,也是有特殊处理的。对当事人提出的起诉、自诉,人民法院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作出以下处理: (一)对民事、行政...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立案之后的事情立案成功后,立案的法院或者法庭会在三日内将案件分到具体审判人员手中。书记员会给被告送达起诉状、给予15天的答辩期等,确定开庭时间后,会通知原告开庭时间、地点及应携带的身份证件和证据原件,具体什么时候通知开庭,北京朝阳法院一般是20-30天通知。
人民法院已审理执行的案件,不但有执行时限,而且有二十多种情形,不知道你要指的是哪一种情形呀? 不过,最为常见的诉讼执行,应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行终结。如果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同意,可以延长3个月;还需延长,向高院报备。
1.除了刑事案件立案没有规定立案时限,民事和行政案件都规定了需要在七日内立案。 2.《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30人已浏览
136人已浏览
145人已浏览
14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