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一般失踪超过48小时才立案。但有下列情况的,公安机关会要立即立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 (1)接到拐卖妇女、儿童的报案、控告、举报的; (...
具体情况情况具体分析,例如:失踪案报案后三个月立案,公安会帮助找人的,但不会象破刑事案件那么重视。如果下落不明的状况超过2年期限,可以去法院...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失去联系24小时,可以报案。据介绍,公安部就寻找失踪人口工作方法出台了一系列的指导意见。《公安机关查找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信息工作规定》中要求,公安机关刑侦部门接到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的报案后,应当登记受理,开展查找工作。《规定》中对“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进行了具体的描述: (1)失踪现场有明显的侵害迹象的; (2)有证人证明失踪人员遭到侵害的; (3)人与机动车一起失踪或携带大量财物失踪的; (4)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失踪超过48小时的; (5)失踪人员在失踪前与他人有重大矛盾纠纷的; (6)失踪原因不明,失踪时间超过3个月的; (7)其他疑似被侵害的。
1、一般失踪超过48小时才立案。但有下列情况的,公安机关会要立即立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 (1)接到拐卖妇女、儿童的报案、控告、举报的; (2)接到儿童失踪或者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妇女失踪报案的; (3)接到已满十八周岁的妇女失踪,可能被拐卖的报案的; (4)发现流浪、乞讨的儿童可能系被拐卖的; (5)发现有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行为,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 (6)表明可能有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事实发生的其他情形的。
人口失踪报警,公安机关根据报警情况决定是否立案.如果是有被害帮架拐卖等可疑情况的就可以立案侦察假如是正常的失踪没有其它被害嫌疑时就不给予立案。请参考立案的标准:《刑诉法》规定了立案的两个条件:一是有犯罪事实,称为事实条件;二是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称为法律条件。刑事诉讼法第86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根据这一规定,对立案材料的处理,包括立案决定和不立案决定两种形式。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3人已浏览
243人已浏览
94人已浏览
21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