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债权转让双方对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权是否已由受让人取得存在争议,该实体争议不宜在执行程序中解决。执行法院不能仅依据债权转让双方尚存争议且未经...
纵观我国现行法律、诉讼解释,在该问题上可得出几点结论: (一)诉讼程序中债权人转让债权不产生受让人继受原债权人在程序中的地位的效果。《民事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债权在一般情况下是允许转让的,现代各国对债权转让的态度是以自由转让为原则,诉讼程序中的债权在法律上是可转让的。我国《合同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个人债权可以转让,但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首先,债权转让须有有效的合同存在。 其次,转让的债权须有可让与性。按照法律的规定,有以下几种合同权利不得转让。 (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当事人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最后,债权人转让债权,应当通知债务人。
1.债权转让的前提是存在合法有效的债权,如果民间借贷是合法有效的,那么可以进行转让。 2.在转让民间借贷债权时,并不需要征得借款人的同意。所以,借款人拒绝偿还借款给债权受让人的,出借人不必因此受到约束而不敢轻易转让债权。 3.但是出借人在转让民间借贷时,一定要通知债务人,只要出借人按照法律约定履行了通知义务,这个债权转让就合法有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8人已浏览
139人已浏览
193人已浏览
15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