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在我国对于非法集资犯罪是打击的,这种行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非法集资量刑标准是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
根据司法解释,个人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单位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扰乱国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且数额较大的行为。集资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应理解为"非法所有"。从这一概念可以看出本罪是目的犯、法定犯、数额犯、结果犯。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依本节第200条的规定,单位也可以成为本罪主体。在通常情况下,这种目的具体表现为将非法募集的资金的所有权转归自己所有、或任意挥霍,或占有资金后携款潜逃等。 集资诈骗属于非法集资类犯罪。目前我国刑法规定了四种非法集资类的犯罪,分别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和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 依据我国刑法,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并达到法律规定的数额和情节的行为。集资诈骗罪的犯罪客体属于复杂客体,它既侵犯了金融管理秩序,又侵犯了公私财产的所有权。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或者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依法予以刑事追诉。
《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共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共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单位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有期徒刑;五年以上五十万元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第一百九十二条对非法集资犯罪的定义、量刑做了规定。“法释[2010]18号”文第三条第一款第(一)规定,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再20万元以上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法释[2010]18号”文第五条规定:个人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 非法集资的定义: 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第一百九十二条对非法集资做了具体的定义。“法释[2010]18号”文第一条、第四条对非法集资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具体的列举。 统一处置涉案财物: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热感问题的意见》第五条第四款:查封、扣押、冻结的涉案财物,一般应在诉讼终结后,返还机子参与人。涉案财物不足全部返还的,按照集资参与人的集资比例返还。 对于直接实施非法集资业务的部门负责人以上的高中级管理人员,具有非法集资主观故意的财务人员,应当按照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及所起的作用定罪处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72人已浏览
148人已浏览
202人已浏览
26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