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医疗纠纷的诉讼程序有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管辖法院患方如提起医疗侵权之诉或医疗技术服务合同之诉,由医疗机构所在地法院管辖。医方如提起医疗技术...
1、案由的选择:患方可以选择提起医疗侵权民事赔偿之诉或医疗技术服务合同纠纷之诉。医方只能提起医疗技术服务合同纠纷之诉。 2、受理条件:(1)...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纠纷案由的不同,有不同的诉讼时效的规定,根据最新的民法总则的相关规定,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根据民法通则第136条的规定,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和寄存财务被丢失或者损毁的,诉讼时效均为一年。因此,若是以侵权造成患者身体受到损害的案由来进行医疗事故诉讼的,诉讼时效为一年。 2、除了侵权之诉外,
1、起诉:由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书,交纳起诉费,等待法院审查是否符合受理条件。 2、受理:法院审核起诉材料,在7日内决定是否受理。 3、通知应诉:法院经过审核,认为该案属于自己管辖,就会通知被告应诉。 4、开庭审理:受理后,审判人员会安排具体开庭时间。开庭后,原告、被告双方到庭,依次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法庭调解、陈述最后意见等。 5、委托鉴定:如果在诉讼中需要对医方是否存在医疗过错或受伤人员的伤残情况进行鉴定,申请人向法院递交鉴定申请书,申请法院委托相关的机构进行鉴定,然后法院向相关司法鉴定机构送交委托鉴定函和需要的相关资料,等待司法鉴定机构出具的结论。 6、裁判:法院在调查案件事实的基础上对各项证据进行认定,适用相关法律,作出裁判文书。 7、裁判文书的送达、上诉:判决书送达双方当事人之后,任何一方不服,15日内都可以提起上诉,上诉至上级人民法院。如果双方在上诉期内均未提起上诉,则一审判决书生效。 8、二审:上诉后,二审法院将组织开庭审理,并在事实清楚的前提下依法判决,结果可能是维持原判、依法改判或者是发回重审;二审判决是终局判决,判决送达后生效;如果各方当事人仍不服,除非有符合申请再审的情况,否则不可以申请再审。 9、执行:如果赔偿义务人未在判决生效后规定日期内支付款项,权利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10、申诉程序:对生效的法院判决,当事人不服的,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6个月内提出,或者是在知道再审事项存在的6个月内提出。
医疗纠纷的诉讼程序有以下步骤:1。确定管辖法院患者提起医疗侵权诉讼或者医疗技术服务合同诉讼的,由医疗机构所在地法院管辖。如果医生提起医疗技术服务合同的诉讼,可以选择患者所在地或者医生所在地的法院管辖。2、证据保全为防止医疗机构伪造、隐匿、篡改、销毁病史或者尸体、检验标本灭失或者查阅和复制涉案证据,患者应当在向法院起诉前固定证据或者在举证期限内申请证据保全或者取回。3、证据交换和质证⑴检查病历是否完整;⑵检查病历书写是否符合《病史书写基本规范》的规定;⑶决定是否申请司法文痕鉴定;⑷确定是否存在无法鉴定的情况。4、鉴定程序一般需要在涉及医疗纠纷的案件中进行医疗过错、因果关系、原因力等鉴定,必要时进行残疾等级和后续治疗费用的鉴定。5、鉴定意见出来后,人民法院会组织双方对鉴定意见进行质证。在此过程中,医患双方可以申请重新鉴定,鉴定人出庭作证,专家助理出庭作证,以帮助质证鉴定意见。6、判决,最后环节就是人民法院进行判决。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5人已浏览
134人已浏览
655人已浏览
13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