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依据是: 1、医疗卫生管理法律 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涉及医疗卫生管理,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二章...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医美医疗事故鉴定鉴定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基本情况、医疗事故的具体等级、医疗机构的过失行为与患者遭受人身损害后果之间的具体因果关系、医疗过失行为在其所造成的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医疗行为是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等。
医疗事故鉴定的路径有两种: 1、当事人向卫生局提出申请,卫生局委托鉴定; 2、当事人和医院共同委托进行鉴定; 3、如果案件到法院阶段,法院可以委托进行。 《处理条例》第三十四条明确规定:经鉴定,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用由医疗机构支付;不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用由提出医疗事故处理申请的一方支付。 医疗机构有上述情形之一,而对判定或者鉴定结论不服,提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或者再次鉴定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不予受理。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5条第2款规定:“对需要鉴定的事项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无正当理由不提出鉴定申请或者不预交鉴定费用或者拒不提供相关材料,致使对案件争议的事实无法通过鉴定结论予以认定的,应当对该事实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由此可知,申请鉴定是负有举证责任方的举证责任义务的内容之一。基于因果关系和过错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应由医疗机构提供证据,即便是其不能提供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也由于认定案件事实的需要而应由其提出申请,如不提出,则等于未提出证据,应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而患者对此无举证责任,也无需提出申请。
医学会中止医疗事故鉴定的情况有: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医学会提出鉴定申请的;医疗事故争议已经人民法院调解达成协议或判决的;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其中一所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医学会已经受理的;当事人已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非法行医造成患者身体健康损害的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42人已浏览
152人已浏览
166人已浏览
18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