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中介明知是实施合同诈骗行为,而为诈骗者提供帮助的,是属于合同诈骗罪中同案犯,是需要承担责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
根据《刑法》规定,如果黑中介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首先,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你可能以贷款为手段,采用虚构事实——本来不想还款却许已高额回报,所以,你朋友涉嫌诈骗罪。你可以报警处理。其次,刑法规定,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最后,你报案后,再找不到犯罪嫌疑人,一般会列为“网逃”进行抓捕。附:一、诈骗罪量刑参考标准【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一)诈骗不足4000元的,为罚金刑;4000元以上不足5000元的,为管制刑;5000元的,为拘役三个月,每增加167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1万元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1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二)有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的情形之一,拟处拘役刑的,升格为有期徒刑;拟处管制、罚金刑的,升格为拘役刑。【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诈骗4万元的,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2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诈骗20万元的,为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4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重处情形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重处10%: (一)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二)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三)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四)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等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五)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 (六)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七)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八)被告人曾因犯罪被判刑或因诈骗被行政处罚的; (九)诈骗作案10次以上的。【缓刑适用限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缓刑: (一)未退赃或退赔的; (二)未主动接受财产刑处罚的; (三)有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二、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给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答复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你院《关于诈骗罪数额标准的适用法律问题的请示报告》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鉴于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相似,法定刑幅度相同,而最高人民法院在1997年刑法修订之后一直未对诈骗罪的数额标准作出解释的实际情况,我省各级人民法院在办理诈骗案件时,对诈骗罪“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参照《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办理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案件若干具体问题的指导意见》(粤高法[2002]87号)第21条关于合同诈骗罪的标准执行。2006年4月12日附:《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办理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案件若干具体问题的指导意见》第21条(2006年4月12日)关于个人进行合同诈骗犯罪定罪量刑的数额标准为:(一)、广州、深圳、珠海、汕头、佛山、中山、东莞、江门市及其所辖市、县、区:1.5万元以下为“数额较大”;2.5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为“数额巨大”;3.50万元以上为“数额特别巨大”。(二)、湛江、茂名、惠州、潮州、揭阳、汕尾、梅州、河源、肇庆、韶关、清远、阳江、云浮及其所辖市、县、区:1.4万元以下为“数额较大”;2.4万元以上不满40万元为“数额巨大”,3.40万元以上为“数额特别巨大”。
这取决于中介是否参与。诈骗未遂应当以诈骗罪定罪,未遂者可以比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犯罪已经开始实施,因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成功的,是犯罪未遂。对未遂犯,可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诈骗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大量公私财产的行为,是一种犯罪行为。这一罪行的具体理论,不再叙述,下面,本文仅谈谈各类诈骗的最新简单立案标准和基本处罚规定(不讨论共犯、数罪中的牵连犯、想象竞合犯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1、如果介绍人对诈骗行为在事前不知情,只是起到了介绍和联系的中间作用的,而且也没有收取任何费用,则介绍人没有法律责任,不需对被骗负责。 2、如果介绍人在事前知道(包括应当知道)一方企图诈骗,甚至和对方一起合谋诈骗的,则介绍人和诈骗者构成共犯,要和诈骗者一起承担法律责任。如果诈骗金额较大的,则构成诈骗罪,介绍人也要承担刑事责任。 3、如果介绍人在事前不知情,但收取了服务费,那么,介绍人也应该负有法律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65人已浏览
340人已浏览
146人已浏览
22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