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的,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2)职工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一年职工平...
基金托管费是指基金托管人为保管和处置基金资产而向基金收取的费用。那么基金托管费会计核算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你答疑解惑。基金托管费会计核算:一、...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日常的加班费=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150%×加班天数; 2.休息日无调休的加班费=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200%×加班天数; 3.法定节假日加班费=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300%×加班天数。
工资制度改革之前,在职人员办理离退休手续时,只按当月的工资计发离退休费。2006年7月1日以后在职人员办理正常退休手续时,先在本人级别工资档次上增加半个级别工资档差的工资额,再按相关规定计发退休费;当年考核合格及以上人员在次年办理正常退休手续时,增加一个级别工资档差的工资额,再按相关规定计发退休费。 离退休费由基本离退休费、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生活性补贴三项构成。 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是将原基本离退休费中所含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剥离出来,离休人员按100%剥离,退休人员按85%剥离。将原离退休费中的知识分子津贴归并到基本离退休费中。保留地区补贴在工资改革中已包含在基本离退休费中,不再另外计算。 生活性补贴同在职人员一样,现每人每月增加到900元,离休干部和退休的厅级干部原执行的特殊补贴(护理费、通讯费、交通费等)仍按原规定执行。 一、离休人员 办理离休手续时,离休费按本人离休前的基本工资之和全额计发。2006年7月1日起,离休人员按离休时的职务级别增加离休费。 二、退休人员 办理退休手续时,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的基本工资全额发放。没有学历的人员按本人退休前基本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2006年7月1日以后在职人员在办理正常退休手续时,工资中的工作性津贴部分不再享受。2006年7月1日起,退休人员按退休时的职务级别增加退休费。 工资改革前,离退休人员随在职人员增加离退休费,工资改革后,不再随在职人员同步调整离退休费,具体调整时间按国家政策执行。
第一、劳动合同明确约定了职工工资数额的,而该工资数额又与实际发放额相一致的,就应当以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作为加班费计算基数。基数应包括“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等所有工资项目。至于何种项目属于工资范畴,则以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若干具体范围的解释》中规定“工资总额”概念为准。当然,由于加班费计算基数是以“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报酬”为准,所以职工每月加班费可不计到下月加班费计算基数中。 第二、劳动合同没有明确约定工资数额的,应当以职工实际工资额作为计算基数。类似“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等规定都属于不明确的规定。 第三、在实际中,有时职工的当月工资与当月奖金发放日期不一致,这时应该将这两部分合计作为加班费计算基数。因为职工的月奖具有“劳动正常工作时间工资报酬”性质,属于工资组成部分。至于企业偶尔发放的如“周年庆典奖”等奖金则可不作为加班费计算基数。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1人已浏览
126人已浏览
177人已浏览
79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