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有人报警,警察会采取行动吗?

2024-12-05
在警察接到并开展立案调查后,通常会采取果断行动,拘捕被认定为罪行明确的犯罪嫌疑人,防止其逃逸。这些立案操作基于受害者提供的有效报案信息,揭示了潜在的犯罪活动,因此警方需要立即采取行动,拘捕可能的嫌疑人,保护公众免受进一步伤害。被捕的人员将被暂时拘留在看守所内,等待刑事诉讼程序的进展,在此期间,他们的拘留期原则上不会超过两个月。 公安机关在决定立案侦查刑事案件后,可以根据案件实际情况自行决定何时逮捕嫌犯,但大多数情况下,一旦案件得以立案,犯罪嫌疑人基本已经处于警方控制之下。 公安机关对于接收的报案、控告、举报以及自首等刑事案件的立案审查期限通常情况下定为七天,如遇特殊或复杂情况,则需经过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的期限方可延长至三十日。如果涉及到特别重大且复杂的线索,地市级乃至省级公安机关负责人都可能会参与审批,这时,立案审查的期限最长可延长至六十日。 警察立案的条件通常有两点:第一要素是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事实,即实际存在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其次是这类犯罪事实必须达到立案标准,立案应针对且仅限于犯罪行为进行,若行为未触及法律底线,便无法予以立案。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第1项,有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应立案。立案是追究犯罪的开始,此时所说的有犯罪事实,仅是指发现有某种危害社会而又触犯刑律的犯罪行为发生。至于整个犯罪的过程、犯罪的具体情节、犯罪人是谁等,并不要求在立案时就全部弄清楚。这些问题应当通过立案后的侦查或审理活动来解决。 (2) 要有一定的事实材料证明犯罪事实确已发生。包括犯罪行为已经实施、正在实施和预备犯罪。 2、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指依法应当追究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只有依法需要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犯罪事实,当有犯罪事实发生,并且依法需要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时,才有必要而且应当立案。 综上所述,警察处理刑事犯罪案件,应该立案,之后刑事侦查,对嫌疑人采取刑拘或者逮捕手续。如果是刑拘,抓人后应该尽快的报请逮捕手续,经过检察院批准,再执行逮捕。警察对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要在一天内通知其家属。

相关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一章 任务和基本原则  第十五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