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再审程序判决的执行如下: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
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方式有:决定再审、指令再审、决定提审和提出抗诉。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四条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人民法院在判决原行政行为的同时,应当对复议决定作出相应的判决。人民法院依职权追加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者复议机关为共同被告的,可以对原行政行为或者复议决定作出相应判决。人民法院判决撤销原行政行为和复议决定的,可以判决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重新作出行政行为。人民法院判决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或者支付义务的,应当同时判决撤销复议决定。原行政行为合法,复议决定违法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撤销复议决定或者确认复议决定违法,同时驳回原告对原行政行为的诉讼请求。原行政行为被撤销,确认违法或者无效,给原告造成损失的,由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承担赔偿责任;因复议决定加重损害的,复议机关应当对加重部分承担赔偿责任。复议机关作出维持决定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驳回对原行政行为和复议决定的起诉。
一、执行程序与审判程序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二者体现的权力不同,一是国家审判权;一是国家执行权。 2、二者任务与作用不同。民事审判是法院解决当事人各方之间利益争端的活动。民事执行的任务和作用在于使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义务付诸实现。 3、二者在是否是纠纷解决的必经程序方面不同。民事审判程序是诉讼解决纠纷的必经程序,而执行程序则不是纠纷解决的必经程序。 4、二者在程序构成上不同。审判程序由多种程序构成,其中既有适用于审理民事争议案件的一审、二审、再审程序,也有适用于审理非讼案件的各种特别程序。而执行程序则是由一般规定、执行的开始、执行措施等组成的单一程序。 二、执行必须具备的条件 人民法院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必须有执行的根据。执行的根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是法律文书已经生效;其二是法律文书具有给付内容。 2.负有义务的当事人在法律文书确定的时间内,没有履行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 3.未过执行时效。执行时效主要是针对当事人申请执行的情形,即当事人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必须在法定的时间内提出。逾期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三、执行原则 (1)执行标的有限原则。 (2)保护申请人的权益与依法照顾被申请人的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3)强制与说服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根据《》第22章的规定,我国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通常方法和手段有以下几种: 1、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查询是指人民法院向银行、信用合作社等单位调查询问或审查追问有关被申请人存款情况的活动。 2、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 3、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被申请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15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强制执行是法院根据法律判决结果对被告人采取的强制行为,因此了解法院的强制执行程序申请和法院强制执行要走的程序就变得非常有必要。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5人已浏览
119人已浏览
571人已浏览
11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