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交通事故赔偿纠纷主要有三种处理方式:私下,通过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个人而言,其适用情况如下:根据《道路交通法》第七十条:...
双方如果是机动车可以在限额内承担全部的赔偿责任,超出交强险限额部分按照责任比例承担。赔偿种类有以下内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交通事故赔偿处理的方式包括了调解、法院起诉,至少选择哪一方式看案件的具体情况: 一、发生事故后,交警队一般会主持调解,调解不成才会告知双方向法院起诉。调解的好处是省时,且要尽快的拿到赔偿,但可能赔不了诉讼那么多; 二、向法院起诉是交通事故赔偿最后的救济途径,其优点是一般能够得到充分的赔偿,但时间太久。具体还得看案情。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方式有哪些 1、保险公司赔偿:《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1款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这一规定意味着,在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不论是肇事方的责任,还是受害方的责任,其事故损失先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即由保险公司先行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在保险责任限额内能够完全弥补受害人的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的,则肇事方不再向受害方承担任何赔偿责任。如果保险责任限额不足以弥补交通事故所造成损失的,对超出部分的赔偿责任划分,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1款第1、2项确定的归责原则。 2、过错责任方赔偿: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过错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均有过错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3、机动车一方赔偿: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 4、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自行承担责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时,如果事故完全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则机动车一方不承担任何责任,一切损失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负责。
因残疾增加生活上需要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人损失,赔偿义务人也应当赔偿。包括: 1、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地方人均收入计算20年。但6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1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 2、残疾辅助器具费一般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伤情有特殊需要的,辅助器具的更换周期和赔偿期限,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的意见。 3、被扶养人生活费对被扶养人生活费,规定被扶养人是未成年人的计算至18周岁,60周岁以上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1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不管任何的赔偿都是要有依据的,没有任何的依据可以不进行赔偿。比如说对方是一个无业游民,在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申请误工费,那么这一项是不成立的,只有有劳动收入的人才可以申请误工费,他可以申请其他的费用,比如说医疗费、损失费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9人已浏览
178人已浏览
124人已浏览
61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