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劳务合同会失去法律效力的时间需要根据合同的具体约定而定。对于附终止期限的劳务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劳动合同期满的,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
合同失去法律效力的时间,需要根据合同的约定来决定,如果合同中约定了失效条件,那么当条件成就时合同失效;如果合同中约定了合同终止的失效时间,当...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合同失去法律效力的时间为: 1、当事人约定合同附终止期限的,自期限届满时合同失去法律效力; 当事人未约定的,当合同已履行或终止时,将失去法律效力。
借条不会失去法律效力。借条只要不违法法律规定,规定了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并且不违背公序良俗,那么借条会一直有效。但是,借条的诉讼时效只有三年,在借贷关系中,自债务届满之日起计算。
对于买卖合同多久失去法律效力问题,一是按当事人之间的约定;二是当合同履行完毕后或合同解除后。若没有约定,可以由当事人协商确定。 另外,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也可以约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债务终止: (一)债务已经履行; (二)债务相互抵销; (三)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四)债权人免除债务; (五)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六)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合同解除的,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 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8人已浏览
201人已浏览
168人已浏览
12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