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四条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
1、犯故意杀人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属于情节严重的,应当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如出于图财、奸淫、对正义行为进行报复、...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已经满16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参照上述量刑标准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需要注意的是,以上量刑标准均为法定刑。具体到个案的量刑,法庭会视行为人行为的严重程度、后果、事发后的表现(如是否自首、是否认罪、是否赔偿、是否获得被害人及其家属的谅解)来进行综合判断,即使罪名成立,也可以通过案发后的表现来争取更大程度的从轻或减轻的处罚。
首先,这属于故意杀人罪。未成年人,虽没有死刑,也可判处无期徒刑。另外,千万不要做傻事。
根据他具体的案情来确定了,如果该案在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最多可以判死刑,如果一直没有发现他犯罪,经过二十年的,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我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1)法定最高刑不超过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2)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如果超过20年以后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我国《刑法》第八十八条同时规定:“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47人已浏览
175人已浏览
129人已浏览
20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