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观念已然深入人心,但还是有少部分人忽视了“隔夜酒”的存在。酒驾、醉驾的判断标准不在于酒是否“隔夜”,而是以人血液酒...
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观念已然深入人心,但还是有少部分人忽视了“隔夜酒”的存在。酒驾、醉驾的判断标准不在于酒是否“隔夜”,而是以人血液酒...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喝一杯啤酒也是酒驾,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切勿酒驾。 标准规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毫克/100毫升、小于80毫克/100毫升为饮酒驾车;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毫克/100毫升为醉酒驾车。据专家估算:20毫克/100毫升大致相当于一杯啤酒;80毫克/100毫升则相当于3两低度白酒或者两瓶啤酒;而100毫克/100毫升就大致相当于半斤低度白酒或者3瓶啤酒。 新标准看似对“酒后”的标准有所放宽和松动,实际上是比过去更科学更切合实际。因为目前交警执法中的测酒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验血,另一种是呼气式测试。呼气式测试有一定的误差,特别是不能分辨出体内残留物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新标准考虑到了测试仪器的偏差,更符合实际。而且体内残存的极少量酒精含量,对正常人心理和驾驶行为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将“酒后”标准适当提高,符合国际惯例,也保护了当事人的利益。 新标准绝对不是鼓励驾驶人可以饮酒驾车,更不是为酒后驾车违法行为提供了一个可钻的空子,所以说不管您酒量大还是酒量小,只要饮酒了,最好都别驾车,这既是对他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观念已然深入人心,但还是有少部分人忽视了“隔夜酒”的存在。酒驾、醉驾的判断标准不在于酒是否“隔夜”,而是以人血液酒精浓度专业测试结果为标准,酒精没有完全代谢,仍会影响驾驶员的精神状态。饮酒后做到24小时内不开车,切莫因一时侥幸,以身试法。
共同饮酒者之间不形成损害赔偿关系,共同饮酒者对因共同饮酒后发生交通事故遭受重大损害的共饮者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而是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但是如果共同饮酒行为已经明显致某一饮酒人处于不省人事的严重醉酒状态时,共同饮酒者应当预见到其共同饮酒行为已致使他人处于一种特定的危险状态,此时共同饮酒者应当负有将该醉酒人安全护送回家或及时送医的特定义务。如果当事人没有履行该义务,就会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77人已浏览
666人已浏览
639人已浏览
32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