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在我国,解决民事纠纷的方式有下列四种:(一)和解(二)调解(三)仲裁(四)诉讼 (一)和解。即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当事人是民事纠纷的主体,他...
因债权债务纠纷起诉至法院时,应提供与债务案件有关的证据为: (一)能够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存在的借据、收据、借贷合同等,或者与案件无利害关系的两...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借款出现纠纷,可以协商处理,协商不成可以诉讼解决,诉讼需要有证据证明双方发生借贷关系。债务人拒不履行给付欠款的义务,债权人可以去法院起诉,要求法院依法判决债权人按期还款。《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1、调解可以双方调解,签订调解协议,也可以到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出具调解书 2、民事纠纷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仲裁,也可以在纠纷后双方签订仲裁协议,双方同意就可以仲裁
现行法律法规没有规定不可以要求对方赔偿精神损失 所以诉讼当事人的原告可以要求被告赔偿精神损失。 现实中的民事判例,已经出现过被告赔偿原告精神损失。 至于赔偿金额是多少,由审理的法院决定。鉴于精神损失无法做出直接估价不会像西方国家那样高额。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6人已浏览
689人已浏览
426人已浏览
60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