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专利权是专利人利用其发明创造的独占权利,专利侵权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实施了依法受保护的有效专利的违法行为。 构成专利侵权...
专利侵权行为应同时具备四个条件: 1、有被侵犯的对象:即侵犯的必须是受专利法保护的专利产品或方法,对于已经过期,宣告无效或放弃的专利的实施,...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有专利间接侵权行为实际发生和其他侵权行为一样,专利间接侵权行为必须实际发生。 2、原则上要有直接侵权行为发生,且间接侵权行为与直接侵权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 3、间接侵权行为人主观上有故意的心态。 一旦专利间接侵权被认为是一种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专利侵权的行为,则专利间接侵权行为人应有主观上的故意。一般来讲,教唆、帮助他人的主观心态是故意,教唆、帮助活动不构成过失。
据《专利法》第60条规定,在专利有效期内,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某专利的行为就是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即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制造、使用、销售其专利产品,使用其专利方法,或制造、销售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就是侵权行为。 构成侵权行为,一般应具备以下几个法律特征: 1.有被侵权的对象。侵权人有侵权行为,就是指有被侵权的对象—即记载在专利文件中的专利产品、专利方法或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2.必须是违法的侵害行为。根据《专利法》的规定,侵权要有特定的行为,而且这些行必须是违法的行为。这些行为可归结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制造、使用、销售专利产品,使用专利方法这四种。 3.以生产经营为目的的行为。侵权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使用、销售专利产品或使用专利方法的行为是以生产经营、盈利为目的,并且这种违法侵害行为给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造成了损害,才是侵权行为。 4.侵害人必须有错过。侵害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对专利权人造成损害而仍然希望或者听任其发生,或者侵害人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应当预见、能够预见而竟没有预见,或者虽然预见,但都轻信其不会发生,这些都是侵害人的过错。前者为故意,后者为过失,两者都要承担民事法律任。
(1)实施行为所涉及的是一项有效的中国专利; (2)实施行为必须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或者授权的; (3)实施行为必须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对于行为人是否具有主观故意并不是形式要件。但是,可以作为衡量其情节轻重的依据。 实质要件,也就是技术条件,实质实施行为是否属于专利的保护范围。如果行为人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属于专利权的保护范围,那么该行为人就构成了专利侵权。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行为人所涉及的技术特征与专利的技术特征全部相同,则构成侵权,此时符合全面覆盖原则的规定; (2)行为人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多于专利的技术特征,也构成侵权,此时也符合全面覆盖原则的规定; (3)行为人所涉及的技术特征与专利的技术特征有相同的,有相异的,但是,相异的技术特征与专利的技术特征是等效的,起到的作用是一样的,仍构成侵权,此时符合等同原则的规定。这里技术特征等效,是指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你那能够推断出某两种技术特征彼此替换后,所产生的效果相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5人已浏览
194人已浏览
270人已浏览
25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