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犯敲诈勒索罪的(以1000至3000元为起点),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以10000元至30000元...
敲诈勒索罪应当增加罚款。因为增加罚款刑可以剥夺行为人的犯罪所得和实施犯罪的资本,使其觉得犯罪无利可图,甚至得不偿失,唤醒行为人的规范意识,镇...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关于刑事犯罪的罚金问题,国家没有详细的标准规定,需要司法机关根据本案的具体案情酌情确定。 《刑法》规定的罚金原则: 第五十二条【罚金数额的裁量】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 第五十三条【罚金的缴纳、减免】罚金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 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等原因缴纳确实有困难的,经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缴纳、酌情减少或者免除。
因两高的相关司法解释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达到3万至10万以上,构成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巨大,各地司法机关可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指定具体的数额认定标准,基于问题所涉的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为9点6万,处于该区间范围之内,因此,不能完全确定一定构成数额巨大。当事人可以就该数额认定问题咨询当地司法机关。
敲诈勒索罪认定关键是区分威胁和要挟(即胁迫)方法,威胁和要挟方法有以下特点: 第一,行为人以将要实施的积极的侵害行为,对财物所有人或持有人进行恐吓。例如,以将要实施杀害、伤害、揭发隐私、毁灭财物等相恐吓。由此可见,本罪只能以作为方式实施,不可能是不作为。制造、散步迷信谣言,引起他人恐慌,乘机以帮助驱鬼消灾为名骗取群众财物的,以及面对处于困境的人的求助请求,以不给钱就不予救助等,都不能认定为敲诈勒索罪。 第二,行为人扬言将要危害的对象,可以是财物的所有人或持有人,也可以是与他们有利害关系的其他人。例如,财务所有人或持有人的亲属等。 第三,发出威胁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可以当着被害人的面用口头、书面或其他方式表示,也可以通过电话、书信方式表示可以是行为人亲自发出,也可以是委托第三者转达可以明示,也可以暗示,都不影响本罪的构成。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9人已浏览
163人已浏览
814人已浏览
12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