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如果工商部门是遵循法律规定、按照法定程序吊销公司的营业执照,则公司的营业执照被吊销不能恢复。 2、不符合上述情况的,具体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吊销营业执照可以恢复,吊销营业执照只会导致公司失去营业资格,但不影响公司的法人资格。 《《行政许可法》规定,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更或者撤销有效...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经营主体(包括企业法人和非企业法人)违法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是违法主体受到的最为严厉的行政处罚,该处罚是行政执法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具有强制力。 行政行为的实质确定力要求实施该行为的行政主体不得任意改变自己所作的行政行为。吊销营业执照行为是执法机关依法维护和分配公共利益的行为,如果该行政行为违法,或不符合公共利益,行政主体应先承担法律责任,然后按法定程序改变。行政行为的形式确定力同时要求相对人不得任意请求改变该行政行为。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所作的一种单方面的意思表示,行政相对人只能作服从或不服从的意思表示。行政相对人未在法定期限内向有关机关依法提出审查请求或变更请求的意思表示,即丧失了救济权利,必须无条件履行行政处罚决定。 《行政处罚法》第十一条 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地方性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
是的。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只是企业解散程序的开始而不是结束。我国法律、行政法规对企业法人从设立到结束制定了严格的法律程序。法律规定,各类企业法人必须通过清算程序解散至结束。《公司法》第192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责令关闭的,由有关主管机关组织股东和有关专业人员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根据上述法律规定,解散程序从开始到企业法人注销登记应通过以下程序:(1)成立清算组;(2)依法严格清算;(3)清算结束后,清算报告应报股东大会或主管部门确认;(4)注销登记;(5)公告。解散程序结束后,企业法人资格被消除。
最高人民法院(2000)第23号司法解释也作了明确规定规定,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被吊销后,应当由其开办单位(包括股东)或者企业组织清算组依法进行清算,停止清算范围外的活动。清算期间,企业民事诉讼主体资格依然存在。因此,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不论是否具有法人资格,均是适格的原告,如成立有清算组,清算组为原告,如未成立,则企业可以自己名义起诉。在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作被告时,如企业为非法人企业,则列其投资人、合伙人、法人开办者为被告。对于具备法人资格的企业,如成立有清算组,则清算组为被告。否则,可追加清算主体为共同被告承担相应的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03人已浏览
1,240人已浏览
277人已浏览
25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