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对于债务人的给付,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受领时,债务人可将给付的标的物提存。 (2)债权人下落不明。债权人下落...
(1)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对于债务人的给付,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受领时,债务人可将给付的标的物提存。 (2)债权人下落不明。债权人下落...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犯罪记录封存的适用条件是,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
缓刑不是独立的刑种,而是附属于拘役和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其二,缓刑不是免除处罚。对缓刑的犯罪分子虽然暂不执行原判刑罚,但却在一定的期限内保留着执行的可能性。那么缓刑的适用需要什么前提条件呢根据我国刑法第72条、第74条的规定,适用一般缓刑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除累犯以外的所有被判处拘役以上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犯罪分子。除累犯以外,是因为累犯是因犯罪被处以刑罚以后再法定的时间以内的再次犯罪,其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都较大,而其他被判处拘役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则是犯罪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性不大、个人的人身危险性也不大,实行缓刑对社会稳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实行缓刑的罪犯不致再危害社会。罪犯是否再危害社会,除刑法自身的威慑教育作用外,更主要的是要取决于犯罪分子自身对所犯罪行的认罪、悔罪表现和犯罪情节而定,如果犯罪分子对自身的犯罪没有认识、没有悔罪表现,肯定会再次危害社会,如果犯罪分子犯罪情节严重、手段恶劣,即使被判拘役以上三年有期徒刑以下,也不能实用缓刑,因为他们有可能再次危害社会。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较深,有再犯之虞,适用缓刑难以防止其再犯新罪。所以,即使累犯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适用缓刑。缓刑实用的上述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同时具备才能适用缓刑,正确适用缓刑的条件,对犯罪分子的教育改造和对正在准备犯罪的人具有教育和威慑力,充分发挥刑法的打击犯罪、惩罚犯罪的作用。相关知识:缓刑的适用对象包括:其一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二是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法院认为不关押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其三是罪犯不属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所谓提级执行是指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不便执行或有执行障碍以及没能在规定执行期限内执结的案件,提到本院予以执行的制度。该制度为2007年我国民诉法新增制度之一,与督促执行制度、指令执行制度共同构成法院执行监督体系。 一、提级执行的适用条件 提级执行制度的运用是为了解决通过其他所有执行制度均不能解决现实困难,为了避免实践操作中的随意性和混乱,必须对提级执行的适用范围予以明确。 (1)案件必须具有可执行性; (2)案件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重大、复杂、疑难案件;②无正当理由超过六个月未执结的案件;③下级人民法院拒不接受上级人民法院执行监督意见的案件;④确有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干扰,致使难以如期执结的案件;⑤上级法院函示提级执行的案件;⑥上级人民法院认为其他应当提级执行的案件。 二、提级执行的审查程序 上级法院收到当事人的提级执行申请后,经审查合法的,应当于7日内予以立案。立案后组成合议庭讨论,应以书面审查为主,必要时可要求下级法院当面汇报或听取当事人当面陈述。同时,在提级执行的结果出来之前,不停止原执行程序。合议庭讨论结果应由庭长审签后交院长审批。若申请符合提级执行的条件,应由上级法院作出提级执行决裁定书送达当事人和原执行法院。不符合条件的,也应以裁定的形式书面告知当事人和原执行法院。从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对提级执行的审查应于一个月内完成。 三、提级执行的实施和应当注意的问题 上级法院的提级执行裁定送达原执行法院之时,意味着其享有了对该案件的执行管辖权。因此,上级法院应按有关规定重新办理执行立案手续,并按新的立案时间重新计算执行期限,而原执行法院可按其他方式作结案处理。同时,对于提级执行案件,上级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七日内应书面通知案件当事人。上级法院应当及时采取执行措施,尽快依法执结案件,实现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并应在案件执行完毕时将执行情况书面通知原执行法院和当事人。上级法院在办理提级执行过程中有两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案卷材料的移送 原执行法院收到提级执行裁定书后,应于7日内将案卷材料全部移送到上级法院,并应当附上书面材料,写明案件已办理的情况及需注意事项。上级法院如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有需原执行法院协助的事项,原执行法院有义务予以协助。 (二)执行费用的移送 从2007年4月1日起,新的诉讼收费办法开始实施,执行费仅能在案件执行到位后从兑现款中扣除。因此,执行费的分配仅发生在上级法院和原执行法院之间,上级在执行标的到位后,应与原执行法院就案件办理费用及时进行结算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8人已浏览
128人已浏览
673人已浏览
10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