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回答"能够得到法律援助都援助哪些"的答案如下:公民能够得到法律援助的范围如下: 第十条公民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
当事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需要申请法律援助的,可以向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并提交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证明文件。《法律援助条例》自200...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我国《律师法》和《刑事诉讼法》都明确规定了法律援助制度。根据这些法律规定,法律援助的对象是具有中国国籍的公民和依法取得我国法人资格或在我国境内注册的法人。这些公民或法人在经济上贫困、孤立无援,没有支付能力,若不给予法律援助,确实无法维护其合法权益。一般来说,法律援助主要涉及刑事和民事案件。刑事方面,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未成年人或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民事方面,侵犯财产所有权的民事案件,侵犯公民健康权案件、侵犯公民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案件,侵犯知识产权案件,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损害的民事案件,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因他人的行为造成损害的民事案件,以及公民在赡养、抚育、婚姻、继承、工伤事故等方面的赔偿案件,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不要立即寻求法律援助。1、拖欠工资的,可以去劳动部门保障监察大队投诉,也可以直接申请劳动仲裁。首先,应该向某市区的劳动局投诉你们公司,劳动监察大队立案,留下基本资料。然后去你们公司调查,事实上他们会调停,警告你们公司的行为违反劳动法,拒绝执行的公司会强制执行。公司拖欠工资是常见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决。1、向劳动行政部门通报(通常是劳动管理监察大队)。2、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仲裁费用200-300元,如果赢了全部由公司承担)。3、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在收到仲裁书后15天内向法院起诉。4、根据国家规定,仲裁或诉讼时,除了在规定时间内全额支付工人工资报酬外,还需要支付相当于工资报酬的25%的经济补偿金。《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三条用人单位扣除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拒绝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除了在规定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要支付相当于工资报酬的25%的经济补偿金。
法律援助是由设区的市和县(区)级人民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组织组织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法律援助人员和社会志愿人员,为某些经济困难的公民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的法律帮助,以保障其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一项法律保障规则。公民得到法律援助,要符合两个要求:一是有充足借口证明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需要提供法律帮助;二是确实因为经济困难,无本领支付需要法律帮助的花费,或者只能支付一部分花费。后一个要求,要根据当地政府所限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线准则来衡量。只要符合这两个要求的都能够到当地法律援助组织申请并得到法律援助。另外,在刑事诉讼中,对于盲、聋、哑、未成年人以及有可能被判处死刑的被告人,在他无委托辩护人的时候,也应根据人民法院的指定给他们提供援助,这种情况就不需要审查经济状况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53人已浏览
157人已浏览
108人已浏览
30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