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我国有关的法律规定,如果劳动者没有按时得到老板发放的工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
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被拖欠的工资。如何申请劳动仲裁: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工资,是我们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勤劳劳动获取的劳动报酬,另外,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报酬请求权。那么,在实践中,当我们面临老板一直不发工资怎么办 老板不发工资,这是一种违法行为。对于该问题,我们首先可以与老板协商,如果能够协商成功那是最好。如果协商不行,我们可以到劳动部门投诉或申请仲裁。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还可以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如果老板不发工资属于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形时,我们要充分谅解。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50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此处的“无故拖欠”应理解为,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在规定时间内故意不支付劳动者工资。 劳动部《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中针对“无故”作了排除性规定:“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不包括: (1)用人单位遇到非人力能所抗拒的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无法按时支付工资; (2)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在征得本单位工会同意后,可暂时过期支付劳动者工资,延期时间的最长限制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各地情况确定。其他情况下拖欠工资均为无故拖欠。 最后,如果劳动者要向劳动部门申请仲裁,劳动者应当在劳动争议发生1年内提起劳动仲裁申请。劳动者如果对仲裁裁决结果不满意的,应当在在受到劳动仲裁书起15日内提起民事诉讼。 总之,在解决工资问题上,如果可以协商解决最好协商解决,如果不行,就到劳动部门申请仲裁。但如果选择劳动仲裁或诉讼,劳动者应当保留相关证据佐证。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应当先与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不能解决的,可以通过下列法律渠道解决:(1)向当地劳动安全监督机构投诉;(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3)通过诉讼解决。
按照法律的规定,自然人个人是不能成为意义上的用人单位并且与劳动者形成劳动关系的,所以据此我们判断您与对方之间形成的是劳务关系而并非是劳动关系。对于劳务关系而言,您向对方提供了劳务,对方应该向您支付相应的报酬。如果您和对方签订了书面的劳务合同或者虽然形成的是口头的协议但是能够提供证据证明协议内容的,并且双方对于报酬有明确约定的,在对方拒不支付报酬的情况下,您可以向起诉,依法维权。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2人已浏览
443人已浏览
340人已浏览
50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