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有关怎样才算交通肇事逃逸以及交通肇事逃逸如何认定,我国法律法规做了如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交通事故逃逸是一种对他人生命财产不负责的行为,这种行为如何认定呢 交通事故逃逸认定标准:交通事故当事人在事故发生后,为了逃避可能承担的法律责...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对于交通肇事罪逃逸的认定标准是,肇事者逃离案发现场或者借将受害者送院治疗之名,将受害者带至偏远地方,然后遗弃。依据第三条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具体表现如下: (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4)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5)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6)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7)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8)严重超载驾驶的; (9)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二条第一项规定:交通事故逃逸,是指当事人为了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潜逃隐匿的行为。在确定是否构成逃逸时,应分析当时交通肇事者逃逸行为的主观心态。交通事故逃逸必须以逃避法律追究为前提。如果肇事者没有主观规避法律责任的意识,甚至不知道交通事故已经发生,就不能构成法律意义上的肇事逃逸
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驶离现场,故意逃逸的,属于交通肇事逃逸。事故致一人以上重伤时,肇事逃逸是定罪情节,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在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死亡时,即使没有逃逸也是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此时,逃逸就是一种加重处罚的情节,在三到七年之间量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29人已浏览
204人已浏览
1,740人已浏览
19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