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
1、二审的刑事案件不都是直接宣判的,若法院直接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 2、若定期宣告判决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第178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第179条: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 (三)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四)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 (五)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当事人不服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二审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可以依法向作出该法律文书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调解书的执行。
民事诉讼开庭时作为原告需要注意以下情况:第一,开庭时携带本人身份证原件;第二,携带法院送达的传票,自己的民事起诉状;第三,就自己中的内容需要有证据来支持,携带证据的原件;第四,注意庭审纪律,按时出庭;第五,如果和解自己需要有一个底线。法庭上原告如何陈述我国《》规定,第一百二十七条法庭辩论按照下列顺序进行:(一)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二)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三)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四)互相辩论。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原告的陈述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或者对他方当事人提出的诉讼请求的承认。 2、原告提出的法律方面的理由以及反驳对方的法律理由,从而确定审理的基本方向。 3、原告就证据的证明能力和证明力的辩驳。 4、原告就案件事实所作的陈述: (1)负举证责任的原告就主要案件事实的陈述; (2)不负担举证责任的对他方主张事实的态度。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0人已浏览
135人已浏览
148人已浏览
25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