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我国关于不起诉的规定又分为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及证据不足不起诉。 一、法定不起诉又称绝对不起诉,适用于以下六种情形: (1)情节显著轻微、...
在刑事案件一审宣判后,检察院对法院判决不服,提出的二审申请叫做抗诉。或者检查院对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有异议,认为存在错误而提起再审要求的过程...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人民检察院向法院起诉意味着刑事案件已经准备进入审判阶段。一般情况下,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如果是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十五日。
起诉书,是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同级人民法院对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被告人提起公诉时所制作的文书。其作用是: 1.对侦查机关来讲,起诉书是确认侦查终结的案件,犯罪事实、情节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侦查活动合法的凭证; 2.对检察机关来讲,起诉书既是代表国家对被告人追究刑事责任交付审判的文件,又是出庭支持公诉,发表公诉意见,参加法庭调查和辩论的基础; 3.对审判机关来讲,起诉书引起第一审程序的刑事审判活动,既是人民法院对公诉案件进行审判的凭据,又是法庭审理的基本内容; 4.对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来讲,起诉书既是告知已将被告人交付审判的通知,又是公开指控其犯罪行为的法定文件。
检察院做出相对不起诉的决定,是指行为人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但是因为证据还没有达到确实充分的程度,或者是行为人的行为犯罪程度轻微并且有悔罪的表现,或者是依据法律规定可以对行为人减轻处罚的,检察院都可以做出相对不起诉的决定。 也就是相对不起诉的对象,实际上是行为已经达到了应当受到法律处罚,但是有其他法定情节,可以不追究其刑事责任的情况。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791人已浏览
233人已浏览
1,782人已浏览
98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