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故意杀人罪量刑标准: 1、犯本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属于情节严重的,应当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 2、犯本罪,情节较轻...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实害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故意杀人罪需要承担两种责任,一种是刑事责任,即定罪量刑,如无期徒刑,另一种是民事责任,即赔偿死者的人身伤害。需要赔偿的主要有丧葬费、死亡赔偿金和被抚养人的生活费。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1。丧葬费按照上一年度被起诉法院所在地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标准计算,按照上一年度被起诉法院所在地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18岁。3、死亡赔偿金按照上一年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计算,按20年计算。但60岁以上的,每年增加一年,减少一年;75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故意杀人罪的认定为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杀人的结果。故意杀人的结果是指故意杀人的结果。故意杀人的,故意杀人的结果为故意杀人的结果。故意杀人的情节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二十二十二年以下。
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犯本罪有两个量刑等级,具体量刑标准如下 1、死刑.无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 2、情节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可避免或可能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和知道不可避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即明知可能性和明知必然性。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放任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我们所说的放任,是指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虽然没有希望,没有积极追求,但也没有阻止,没有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同意其发生。间接故意包括三种情况: 1、为了追求合法的目的,让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 2、为了追求一个非法的目的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 在突发事件中不计后果,动辄捅刀子的情况。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 1、认知因素不同,直接故意包括明知可能性和明知必然性两种情况,间接故意只有明知可能性; 2、危害结果的意志因素明显不同。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即放任结果,不在乎,容忍和同意危害结果的发生;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希望结果发生或者在知道必然发生的情况下让结果发生。 3、特定危害结果是否发生,在两种故意及其控制下定罪行为的意义是不同的; 4、直接故意的主观恶性大于间接故意。故意杀人的动机多种多样,错综复杂。报复、图财、奸情、拒捕、义愤、愤怒、失恋、流氓动机等。动机可以反映杀人者主观恶性的不同程度,对正确量刑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6人已浏览
106人已浏览
303人已浏览
10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