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未满14周岁的人实施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不认为是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有实施了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
即使是未成年人,要看具体多大年龄才能判断刑事责任能力。十四岁以下为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十六至十八岁应当轻判。量刑要考虑犯罪动机、社会危害性、是...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未成年人犯罪怎么处罚?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里指的从轻是在法定刑的下限处刑;这里指的减轻,是在法定刑的下一档次,如应判五年以上的,实判在五年以下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管教。这里指的“必要的时候”,是指家中无人管教或者家长、其他监护人缺乏管教能力、或者群众、或者基层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强烈要求政府收容教养的时候,政府从社会保护的角度出发,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应综合考虑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认识能力、犯罪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犯罪时的年龄、是否初犯、偶犯、悔罪表现、个人成长经历和一贯表现等。,并从宽处罚。(1)14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基准刑减少30%-60%;(2)16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基准刑减少10%-50%。
1、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综合考虑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认识能力、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犯罪时的年龄、是否初犯、悔罪表现、个人成长经历和一贯表现等情况,予以从宽处罚。⑴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60%。⑵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50%。⑶未成年罪犯多次实施违法行为的,或酗酒、赌博屡教不改的,或曾因淫乱、色情、吸毒等违法行为被处罚或者过的,或有涉黑恶势力苗头的,一般适用从宽幅度的下限或采用折减幅度之内的较小比例。⑷未成年罪犯一贯表现良好,无不良习惯的,或被教唆、利用、诱骗犯罪的,一般适用从宽幅度的上限或采用折减幅度之内的较大比例。⑸未成年罪犯确实因身心成长曾受严重家庭暴力、社会政治压迫等其他客观因素影响的,可以在本条规定从宽幅度的基础上再减少基准刑的10%以下。但减少基准刑的最终幅度不得高于60%。⑹未成年罪犯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同时符合初次犯罪、具有监管帮教条件、一贯表现较好,人格健全等条件的,可以宣告。未成年罪犯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六条规定情节的,应当宣告缓刑。⑺行为人年满十八周岁前后实施了不同种犯罪行为,对其未成年以前实施的犯罪,应当依照本条⑴至⑹项的规定确定从宽的幅度;行为人在年满十八周岁前后实施了同种犯罪行为,在量刑时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确定适当的从宽比例。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96人已浏览
132人已浏览
151人已浏览
19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