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关于离婚后孩子监护人问题,根据《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生效)的规定如下: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
父母是未成年的第一顺序的法定监护人,即是夫妻离婚,除非有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取消监护权的行为的,父母依旧是未成年的法定监护人,不会因为离婚就取消...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离婚后,父母仍然是孩子的监护人,《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民法典》第二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其他近亲属;(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法定监护人的顺序有顺序在前者优先于在后者担任监护人的效力。但法定顺序可以依监护人的协议而改变,前一顺序监护人无监护能力或对被监护人明显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权从后一顺序中择优确定监护人。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小孩的亲生父母应当成为小孩的监护人,如果父亲死了,小孩的母亲应当成为他的监护人,监护到小孩18岁为止
父母离婚后并非只有一方有监护职责。父母作为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其监护职责不会因父母离婚而消除,无论离婚后由哪一方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仍然对子女有抚养、教育、保护的义务。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30人已浏览
201人已浏览
267人已浏览
11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