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我来详细说说,是否罚款,按照处罚的案由根据具体条款来定的,具体条文有下列几种情况: 1.“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意思是必须拘留5至10日,可以罚款,也可以不罚,如果罚款必须500以下。(参考23条) 2.“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意思是拘留或者罚款都可以,但不能同时采用。(参考25条,情节较轻) 3.“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意思是必须拘留,不能作罚款的处罚,更不能并处。(参考30条) 4.“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意思是警告或者罚款都可以,不能同时采用,也不能拘留。(参考36条) 5.“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意思是必须拘留而且必须合并罚款。(参考40条) 6.“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意思是只能适用罚款的处罚,不能处警告或者拘留的处罚。(参考56条) 另外,一般来讲,法律上规定,处罚的尺度有一定的范围,比如“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处罚一般由派出所呈请批准,公安局法制部门审核把关,由局长签字批准,可以采纳5日、7日或者10日,这是公安机关的自由裁量权。很明显,如果你交纳了500元以下罚款,一般就是拘留5到7天,如果你不交纳罚款,那就应该是8到10天。 被治安处罚肯定要留案底,不管是拘留、罚款还是警告,这些不叫前科,叫劣迹。吃饭是拘留所提供的,但别指望很好,能吃饱,当然有钱在身边可以另外增加点里面卖的东西。
打架报警,涉及的情况较多,例如:一、如果鉴定是轻微伤,公安机关对打人者进行治安处罚。行为人承担受害人的医疗费、误工费等费用。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二、如果鉴定结果是轻伤,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追究打人者的刑事责任。若公安机关不予立案,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要求追究打人者的刑事责任。不管是公诉还是自诉,都可以同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对方赔偿医疗等费用。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三、民事赔偿的范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的规定,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
我国法律没有规定行政拘留可以提前解除,被处罚人不服行政拘留处罚决定,可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可以向公安机关提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申请被拘留人遇有参加升学考试、子女出生或者近亲属病危、死亡等情形的,被拘留人或者其近亲属可以提出请假出所的申请是否批准由拘留决定机关决定 1、《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零二条被处罚人对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一百零七条被处罚人不服行政拘留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提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申请公安机关认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不致发生社会危险的,由被处罚人或者其近亲属提出符合本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条件的担保人,或者按每日行政拘留200元的标准交纳保证金,行政拘留的处罚决定暂缓执行 2、《看守所条例》第二十七条被拘留人遇有参加升学考试、子女出生或者近亲属病危、死亡等情形的,被拘留人或者其近亲属可以提出请假出所的申请 请假出所的申请由拘留所提出审核意见,报拘留决定机关决定是否批准拘留决定机关应当在被拘留人或者其近亲属提出申请的12小时内作出是否准予请假出所的决定 被拘留人请假出所的时间不计入拘留期限 第二十八条被拘留人或者其近亲属提出请假出所申请的,应当向拘留决定机关提出担保人或者交纳保证金有关担保人和保证金的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被拘留人请假出所不归的,由拘留决定机关负责带回拘留所执行拘留 第二十九条行政拘留请假法规被拘留人提出举报、控告,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或者申请暂缓执行拘留的,拘留所应当在24小时内将有关材料转送有关机关,不得检查或者扣押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8人已浏览
330人已浏览
2,609人已浏览
22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