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依照我国《》第25条第1款的规定,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在客观方面一是各共同犯罪人所实施的行为都必须是犯罪行为,必须共同犯罪具有共同的犯...
共同犯罪人实施了超出共同犯罪故意的行为,是实行过限。在实行过限的情况下,实行过限行为的人当然应当对其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行为,共同犯罪的的四种形式是:1、必要的共犯和任意的共犯,必要的共犯是犯罪主体必须是2人以上的犯罪;2、事先有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先无通谋的共同犯罪;3、一般共同犯罪和特殊共同犯罪;4、简单共犯和复杂共犯。
是的。承继共犯是共同犯罪在法理上的一种分类。承继的共同犯罪是指先行行为人已经实施了一部分犯罪行为,在其实行行为尚未全部实行终了的时候,后行行为人明知这一犯罪事实而参与进来,或单独或与先行行为人一同将剩余行为实行完毕。 按照共同犯罪理论,成立共同犯罪要求主客观相统一,这就要求在主观上,后参与犯罪的行为人在参与之时明知先行行为人在实施犯罪,并且先行行为人也明知后参与进来的行为人与其一同进行共同犯罪,二者在主观上要有联系;同时在客观方面,二者必须共同实施犯罪行为,后参与进来的行为人可以是正犯,即在客观上实施了犯罪行为,也可以是帮助犯,但不存在承继的教唆犯。 【辟谣】 问:共犯的罪名都一样吗? 答:不一定都一样,根据其实行行为所犯罪名决定。 【提醒】 问:怎么处罚共犯中的从犯? 答: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可见,共同过失犯罪同共同(故意)犯罪一样,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犯罪现象。但刑事立法上之所以确立共同(故意)犯罪,主要是因为行为人之间通过意思联络形成了互相协调的危害社会的合力,这一合力无疑要比分散的孤立的个人犯罪的总和要大得多,其社会危害性也要严重得多,从而也决定了它会成为刑法所打击的重点乃至为刑事立法所详细规定。而共同过失犯罪则不然,由于各行为人之间缺乏主观联络,从总体而言,其社会危害性并不是特别严重。社会危害性的相对轻微,决定了其欠缺为刑法所特别规定之必要。不过,我们显然不能因为刑法没有特别规定而否认其存在。事实上,中国1997年刑法第25条第2款“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之规定,正是建立在承认共同过失犯罪客观存在的基础之上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3人已浏览
222人已浏览
1,145人已浏览
80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