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犯意表示又称“犯罪决意”。指行为人表示决定实施某种犯罪的意思。 2、一般以口头、文字或其他方式将犯罪意思表示于外部。单纯的犯意表示属于犯...
1、犯意表示是指决定实行某种犯罪的意思,亦称犯罪决意,通常以文字、口头或其他方法表示。 2、其特征是: (1)表示人具有真实的犯罪意图; (...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犯罪阶段中犯意表示是指以口头、文字或其他方法将犯罪的故意表示出来。这一阶段只有犯罪思想,没有实行任何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中国刑法对犯罪思想不予追究,犯意表示人不负刑事责任。
一、意思表示一致是什么意思 意思表示,就是多少人的主观意愿的表达,即,想干什么,通过何方法,达到何目的等。意思表示一致,就是多个当事人意思表示的意愿有统一性。实际上,协商一致的合同,就是意思表示一致的产物。 二、意思与表示不一致的若干情况 1、虚假表示 虚假表示又称真实保留,指行为人把真实意思保留心中,所做出的表示行为并不反映真实意思,是一种自知并非真实的意思表示。 通识认为虚假表示原则上有效,表意人应受该表示的约束,但相对人明知表意人的表示与意思不一致的,该表意行为无效。 2、伪装表示 伪装表示是指表意人与相对人通谋,不表示内心真实的意思表示。如债务人为逃避债务与友人通谋制造假债权或虚伪让与财产。 通识认为表意人与相对人通谋所为的意思表示原则上无效,但为保护交易安全,不得以其无效对抗善意第三人。例如甲将财产虚假让与乙,而乙又将该财产卖给丙。而丙又为善意,丙就可以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 3、隐藏行为 隐藏行为是指表意人为虚假的意思表示,但其真意为发生另外法律效果的意思表示。例如甲欲赠乙一万元,恐家人反对,就伪书一万元的买卖合同。买卖是虚,赠与是实。 通识认为,隐藏行为中的虚假意思表示无效,隐藏的真实表示是否有效,应以相关法律来确定。 4、错误 错误是指表意人为表意时,因认识不正确或久缺认识,以致内心的真实意思与外部的表现行为不一致。(重大误解) 包括表示行为错误,对行为性质、物的性质、当事人资格等发生错误认识等。 错误与伪装表示和虚假表示在意思行为上都是不真实的,但错误不是故意的,而后者则是有意为之。 通识认为,意思表示的内容有错误或表意人若知其真情限性不为意思表示的,表意人可将其意思表示撤销。 5、误传 误传是指由于传达人或传递机关的错误而使表意人的意思表示发生错误。 《民通意见》第77条规定:意思表示由第三人义务传达,而第三人由于过失转达错误或没有转达,造成他人损失的,一般可由意思表达人负赔偿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犯罪阶段是指犯罪人实施故意犯罪时可能经过的各个阶段。犯罪阶段中犯意表示是指以口头、文字或其他方法将犯罪的故意表示出来。这一阶段只有犯罪思想,没有实行任何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中国刑法对犯罪思想不予追究,犯意表示人不负刑事责任。但如果犯意表示构成独立犯罪,如煽动、教唆,则另当别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44人已浏览
1,617人已浏览
199人已浏览
2,01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