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需求侧改革主要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需求侧改革主要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简单增加商品或劳务供给,而是要解决好存量和增量问题。从存量角度看,目前有一些没有发展前景、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僵尸企业该淘汰的要坚决淘汰;一些附加值低、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产能严重过剩的产业必须加快调整;一些环境恶化的区域不能再硬着头皮搞发展,而要对其功能进行调整,把人从这些区域中迁移出来。从增量角度看,要加速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加快发展附加值高、符合消费结构升级方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积极打造有发展活力、绿色低碳的区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已经明确,要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要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这些都是供给侧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限于此。供给侧改革应从两个基本方面入手:一方面,加大生产要素投入,如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土地等资源投入、企业家才能投入、政府管理投入,分别对应着收入法计算的GDP中的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税收。另一方面,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由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三大发动机”决定。这也就意味着,供给侧改革包含三个重要内容:一是主体发展,包含劳动力或创业者、企业和企业家、投资者、政府管理者等主体素质的提高,及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二是产业发展,含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新兴产业成长等;三是区域发展,包含区域创新、区域结构优化、区域新增长点的形成等。当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要解决人口和劳动力问题,特别是解决在人口红利消失的情况下,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的问题,以及劳动力就业率、素质和积极性提高的问题。二是要提高资金投入效率,优化投资结构,避免资金错误配置。三是要对土地和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土地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四是要激发企业家的精神,充分发挥企业家的才能,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五是要优化政府管理,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促进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转变。
改革性补贴是指将单位原来用于干部职工职务消费和福利待遇的实物补贴,改为向个人直接发放货币补贴。其组成部分如下: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补贴,如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提租补贴等;交通补贴,如班车补贴、公务用车补贴等;除上述2项之外的其他改革性补贴。从改革性补贴的内涵可以看出,改革性补贴实际上是将福利政策货币化,改革部分福利补贴的发放办法,实现实物补贴货币化。取消班车补贴。改革职务消费制度,将职务消费方式由隐性化向显性化转变,结算方式由实报实销向货币化转变。是地方政府在实施改革过程中,为了不降低行政事业单位员工的实际生活水平,对个人的货币补偿。
新华社5日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这份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工作,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工作主线。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农办主任、中央财办副主任唐仁健接受专访,全面解读文件精神。主要目标: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大的变化,出现许多新矛盾新问题有。”唐仁健说,“主要是农产品需求升级了,有效供给跟不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到了极限了,绿色生产跟不上;国外低价农产品进来了,国内竞争力跟不上;农民增收传统动力减弱了,新的动力跟不上。”他认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突出的是结构性、体制性矛盾。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从供给侧入手、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发力,从根子上解决这些矛盾问题。2016年12月1日,山东省沂源县悦庄镇东小水村的农民在整理收获的蒜黄。新华社发(赵东山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不成功,要看供给体系是否优化、效率是否提高,更要看农民是否增收、是否得实惠。主攻方向是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唐仁健表示,要用改革的办法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他特别强调,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还可能会经历大的阵痛,付出一些代价,但在方向性问题上不能出大的偏差,不能犯颠覆性错误,必须守住三条底线,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两大板块:结构调整和改革唐仁健在解析文件内容时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结构调整和改革两大板块。其中,农业供给侧结构要推进“三大调整”——调优产品结构,突出“优”字。消除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减少低端供给,拓展中高端供给,突出“优质专用”大宗农产品和“特色优势”其他农产品的生产供给。文件提出要统筹调整粮经饲种植结构,发展规模高效养殖业,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1月25日,“农药高效低风险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项目负责人郑永权研究员和科研人员在位于北京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温室内检查科学用药农作物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殷刚摄调好生产方式,突出“绿”字。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修复治理生态环境,既还历史旧账,也为子孙后代留生存和发展空间。文件提出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大规模实施农业节水工程、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加强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等。调顺产业体系,突出“新”字。着力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三产深度融合,实现农业的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文件提出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加快发展现代食品产业、培育宜居宜业特色村镇等。而改革的核心是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现“三大激活”——激活市场。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完善农业补贴制度等重要举措。激活要素。改革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探索建立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等重大政策举措。激活主体。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和吸引各类人才回乡下乡创新等政策措施。政策支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整合撬动财政资金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当下,如何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唐仁健指出了两个思路: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和财政上做好整合和撬动两篇大文章。他说,文件把壮大新产业新业态作为推进改革的重大举措,在用地、融资、人才、基础设施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政策安排。“要像当年抓乡镇企业一样抓新产业新业态,使其成为农业农村发展新的增长点,成为农民持续较快增收新的动力源,再在农村来一次新的‘异军突起’,让农村成为引人入胜的天地、农业成为令人向往的产业、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他说。唐仁健同时表示,确保农业农村投入,一方面是确保增量,文件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确保农业农村投入适度增加。另一方面是下功夫用好用活存量,做好整合和撬动两篇大文章。整合,就是通过对存量资金进行统筹整合,集中力量把最该办的事办好。文件提出发挥规划统筹引领作用,多层次多形式推进涉农资金整合;推进专项转移支付预算编制环节源头整合改革,探索实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方式。撬动,就是把有限的财政资金作为“药引子”,吸引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文件提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以奖代补和贴息、建立担保机制、建立风险补偿基金、设立各类农业农村发展投资基金、加大地方政府债券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等措施。亮点举措:盘活集体建设用地,打造田园综合体唐仁健说,当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乡村养老等新产业新业态用地需求旺盛。因此,文件提出允许通过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采取入股、联营等方式,重点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文件强调,要认真总结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经验,在充分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防止外部资本侵占控制的前提下,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维护农户依法取得的宅基地占有和使用权,探索农村集体组织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他指出,宅基地等集体建设用地利用中要注意两点:严禁违法违规开发房地产或建私人庄园会所;注意保护农户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权利,防止集体资产被外来资本控制。文件还提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收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唐仁健表示,当前急需培养乡村建筑设计、乡村规划人才。文件对此提出,鼓励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开设乡村规划建设、乡村住宅设计等相关专业和课程,培育一批专业人才,扶持一批乡村工匠。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4份中央一号文件5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全文约13000字,共分6个部分33条,包括: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夯实农村共享发展基础;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文件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文件强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协调好各方面利益,面临许多重大考验。必须直面困难和挑战,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勇于承受改革阵痛,尽力降低改革成本,积极防范改革风险,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近几年我国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开了头、有进展,但需要在发展目标上再聚焦,在工作路数上再理清,在政策举措上再加力。”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农办主任唐仁健说,“只有牢牢把握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为整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好先锋、提供支撑,才能开辟出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境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98人已浏览
184人已浏览
1,244人已浏览
87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