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故意伤害中行为过限的犯罪结果应当由过限犯承担,原共同犯罪人对该结果不承担刑事责任。过限行为要求行为人原预谋的行为是犯罪行为,超出的行为仍是犯...
根据刑法第26条第1款的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主犯包括两类:一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属于共同犯罪(间接故意),数人持刀砍一人,应当遇见会致使被害人死亡的结果,虽然不直接追求,但放任该结果发生,符合故意犯罪构成。而且彼此共同故意,所以成立共同犯罪。 首先,对之前说法有所更改,属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直接故意),而不是故意杀人(间接故意)。 对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最高法定刑可以为死刑。犯罪时未满18岁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不得判死刑。个人认为量刑适当。 其实所谓无期徒刑在中国一般不会真的坐一辈子,不过最少坐10年。
1、行为人有故意伤害行为,且受害人的伤情达到轻伤或以上情节的,即可以构成我国《刑法》中的故意伤害罪。《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共同实行犯又称为共同正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直接参与实施犯罪行为的犯罪分子。在共同实行犯中各个共同犯罪人之间没有行为上的分工,即没有组织行为、教唆行为、帮助行为与实行行为之分的情况下,各共同犯罪人都直接实施了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如果其中有人实施了超出预谋的犯罪行为,对此超出预谋的行为,其他人不知情,则不知情的人不负刑事责任,由实行过限行为者本人对其过限行为承担刑事责任。如甲乙二人共同对丙实施报复,两人将丙打伤致昏后,乙先离开现场,甲在乙离开后因害怕丙苏醒后报案,于是放火将丙的房屋点燃。对甲放火的行为乙不应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如果共同实行犯中的某人临时起意实施了超出共谋范围的犯罪行为,其他共同犯罪人知情,但并未参与,也未制止,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应认定为共同犯罪,而不能成立行为过限。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84人已浏览
216人已浏览
154人已浏览
31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