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基金的风险管理体系是什么

2022-10-11
基金的风险控制体系严格按照内部控制的原则和精神进行职能分工和牵制设计,采取多种手段,综合防控风险。 1、可续的管理机制 1)基金决策机制:拥有投资决策权(保证决策的公正性)。 2)基金管理人:投资管理权(突出投资管理的专业性)。 3)基金托管人:资金监管权(保障资金的稳定性)。 4)审计/估值/法律机构:投资监督权(投资交易的公平性)。 2、严格的约束/激励机制 基金管理人必须严谨、勤勉地履行职责,根据《资产管理协议》受托对基金资产进行管理,基金管理人不称职时,基金权力机构可以予以更换;基金管理人的收益与业绩挂钩。 3、专业的技术控制手段 投资前风险控制:充分的尽职调查,独立的中介机构介入,专业的风险评估以及事先设定可退出方案。 投资中风险控制:通过严密的法律条款设定安全的交易方式,并在投资后采取严密的监管措施。 风险化解措施:要求被投资方提供足够的资产担保,及时发现风险,并委托专业机构做还要违约处置能力。 4、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 公开透明是最好的监管方式,信息披露的义务人包括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公开披露的基金信息包括年度报告(经审计)、半年度报告、临时报告。每一投资人拥有绝对的审计监督权,即有权自担费用委托专业人员对基金进行审查。 5、募投方向 募投目的决定着基金的风险、汇报和期限等基本特征,是基金发起是否成功的基本保证。按照目前的实务,募投方向除了要遵守国家和当地的一些政策外,一般有Pre-IPO项目;成长期的风险投资;成熟企业的并购重组行业基金;保障房、城市轻轨、危房改造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能源、矿山等项目。 6、退出机制 退出机制的设计师私募基金最重要的机制之一。对于投资人来讲,往往以退出方式来决定进入方式。一般而言,参与各方的退出时点在基金设立之初就在基金章程中约定。 常见的退出方式包括:股权、债权公开发行;大股东回购;促进该项目公司被并购;同业转让。 7、基金中的投资者利益保护 先进的基金设计机制,可以充分考虑基金投资者尤其是有限合伙人的利益,主动对其保护,以避免信息部对称和管理权力的集中导致的有限合伙人不信任一般合伙人问题。 1)普通股合伙人承担无限责任。 2)有限合伙人承担有限责任。 3)独立第三方对资金实施监管。 4)重大事项由合伙人协商确定。 5)投资者参与集体决策。 6)基金份额转让和退出。 7)及时获得信息及行驶监督权。 8、基金收益分配 基金的收益包括两部分:一部分叫做基金费用。通常由管理费用、托管费用和募集费用三部分组成,具体比例比照行业规则。另一部分叫做收益分成。分成的起点可以通过谈判和沟通进行确认。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