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过失犯罪是故意犯罪的对称,指的是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
过失犯罪是故意犯罪的对称,指的是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司法实践中常见的酌定情节主要有以下几种:(1)犯罪动机。就像抢劫犯罪一样,有的追求腐败生活,有的基于家庭生活困难,前者的主观恶性相对大于后者。二、犯罪手段。例如,使用一般强制手段实施的强奸犯罪,与使用惨无人道、极其野蛮的手段完成的强奸犯罪相比,前者的情节明显轻于后者。(3)犯罪的时间和地点。如果在天灾人祸中发生盗窃、抢劫等犯罪,比平时发生的同一犯罪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4)犯罪侵对象。例如,侵犯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和孕妇的犯罪比侵犯其他对象的同一犯罪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5)犯罪造成的损害结果。就像侵犯财产利益一样,犯罪人造成的实际财产损害程度是量刑时应考虑的因素。(6)犯罪分子的一贯表现。如果平时遵纪守法者犯罪,相对于平时一直违法甚至多次受到行政处罚的犯罪,后者应该受到相对较重的处罚。(7)犯罪后的态度。如真诚悔过、积极返还赃物、积极赔偿损失、积极采取措施消除或减少危害结果等。,与拒不认罪、毁灭罪证、意图逃避罪责相比,应受到相对较轻的处罚。
关于合伙诈骗的相关认定:一、诈骗罪共犯认定: 第一,均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第二,共同故意;第三的共同的犯罪行为。 二、共同犯罪的诈骗罪量刑标准 对共同诈骗犯罪,应当以行为人参与共同诈骗的数额认定其犯罪数额,并结合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和非法所得数额等情节依法处罚。 (一)诈骗罪量刑标准(未遂): 已经着手实行诈骗行为,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获取财物的,是诈骗未遂。诈骗未遂,情节严重的,也应当定罪并依法处罚。 (二)刑法修正案(七)新增诈骗罪量刑标准: 组织未成年人进行盗窃、诈骗、抢夺、敲诈勒索等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诈骗罪量刑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2、[合同诈骗案(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3、【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量刑格】 (一)诈骗不足4000元的,基准刑为罚金刑;4000元以上不足5000元的,基准刑为管制刑;5000元的,基准刑为拘役三个月,每增加167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1万元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1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二)有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拟处拘役刑的,升格为有期徒刑;拟处管制、罚金刑的,升格为拘役刑; (三)诈骗3000元且是累犯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123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量刑格】诈骗4万元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2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十年以上有期徒刑量刑格】诈骗20万元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4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71人已浏览
133人已浏览
100人已浏览
9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