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邻居可能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
我国《刑法》虽然并没有“恐吓罪”命名的《刑法》条文,但实际上已经有其它条文规定了恐吓行为的刑事处罚,那就是《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所规定的条寻...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可以拘留的,但达不到判刑。被别人威胁、干扰正常生活或是威胁到人身自由或人身安全的,应该报警。 2、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另外,我国《刑法》虽然并无以“恐吓罪”命名的刑法条文。但结合持刀恐吓的客观行为与行为人主观所要达到的目的来看,可能涉嫌刑法第293条规定的寻衅滋事罪(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其行为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l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这个是纯恐吓的情况。如果还附带了其它情况则可能构成《刑法》第二百二十六条规定的强迫交易罪。该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只要有确切的证据,可以告他,没问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国的基本法律原则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的尊严至高无上,任何人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遵守国家法律是每一名公民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也是国家保持良好秩序的基本要求。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体现法律公平: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事实是说明问题的保障,而证据恰恰是说明事实存在的依据。既然有了事实依据,权力机关就要本着法律原则,按照法律规定的条款处理问题。这也是法律体现公平正义的基本保障。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32人已浏览
386人已浏览
272人已浏览
16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