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关于裁定和判决的区别是: 1、判决中解决案件的实体问题,而裁定既解决实体问题,也解决程序问题。 2、在一个案件中,发生法律效力并被执行的判决...
1、监外执行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罪犯,缓刑适用的范围则小于监外执行。 2、监外执行以有碍关押执行的法定情况,也就是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判决书是指法院根据判决制作的文件;裁定书是指审判机关为处理诉讼程序或部分实体问题而依法制作的诉讼文书。判决书和裁定书主要有以下四个区别:1、两者适用对象不同。判决书解决实体法律关系问题,如定罪量刑;裁决主要解决诉讼中的程序问题,但也解决了一小部分实体问题,如减刑、假释等。2、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数量不同。一个案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只能有一个;裁定书有多个;3、它的写作要求不同。判决书只能以书面形式,格式和内容都有一定的规范;裁定书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4、两者的上诉期限不同于抗诉期限。判决书从收到判决书之日起十日内;裁定书自收到裁定书后五天内。因此,判决书和判决书有很大的不同,但它们的共同点是按照法定程序制作的。
判决确定之日是指判决书上写明的日期;判决执行之日是指实际交付执行场所执行的日期。判决确定之日和判决生效之日是一致的,都是指判决发生效力之日;而判决执行之日则不一定和前两个一致,有时候判决已经生效,但未必立即执行,如死刑,还要有关机关核准;有期徒刑判决生效之后可能没有立即交给监狱机关,一审判决,给不服判决的被告(或原告)留有一定的上诉期限。二审判决,当时生效。由于管制、拘役和有期徒刑都是判决有固定期限的主刑,且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期限的还要折抵刑期,所以应当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而死刑缓期执行是没有期限限制的,执行期满两年之后要么减为无期或有期,要么立即执行。如果减刑,从判决确定之日计算两年刑期,体现对死刑犯的一种有优待,可以将两年的起始日期提前;如果是立即执行,更不存在问题了。而缓刑考验期限从生效之日算,是因为缓刑本身不具执行性。
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刑法第399条第3款三款,刑法修正案第八条第三款)是指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给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2人已浏览
156人已浏览
1,152人已浏览
1,14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